爭奪總冠軍的。
在常規賽的時候,大衛羅賓遜和蒂姆鄧肯兩位內線核心,也不過合計拿下40分出頭。
也就是說,角色球員和替補陣容能夠得到55分左右,這是確保球隊勝利的關鍵。
可是今天的比賽,你看,蒂姆鄧肯27分,大衛羅賓遜24分。
兩人合計看下51分,除此之外,整支球隊的其他人,只得到了30分。
這還差了十多分呢,誰來填補?”
說白了,季後賽的高強度對抗,得分都變難了,而不只是核心球員。
核心球員可以透過強大的適應力,哪怕效率降低,依舊能夠拿下分數。
可是角色球員呢?
在更高強度的對抗,更大的壓力之下,他們能夠抗下來嗎?
真能夠抗下來,他們也不會只是角色球員。
為什麼到了季後賽之中,球隊更加依賴球星和關鍵球員的發揮?
這就是原因!
“滴!”
又是一聲尖銳的哨聲響起,只不過,如今聽起來,卻是無比的悅耳。
這不,現場球迷一高興,又在狂歡。
沒錯,比賽結束了,而超音速憑藉著主場之利,成功拿下了第一場比賽。
95:83
其中,全場表現最佳的自然是王昊,正是他的連續突破,替超音速開啟了局面。
不止如此,自始至終,超音速也沒有找到太好的辦法來限制王昊。
提前包夾,王昊不是沒有傳球能力。
至於說限制他的突破,那麼三分球怎麼辦?還要不要防?
王昊的三分球,那是真的能射穿一支球隊。
當然,這個燙手的山芋是掉到了馬刺隊手中,超音速完全不用擔心。
還是說回王昊的表現,31分6籃板7助攻,還有2次搶斷和1次封蓋。
不得不說,這樣全面的表現簡直驚呆了所有人,包括超音速的球迷。
超音速的球迷自然希望王昊能有好的發揮,可大量媒體卻是看衰他。
新人、投手、初次季後賽……
這些標籤被一個個打在王昊身上,就算是超音速自己的球迷,也不禁有些懷疑。
然而,現實卻給了所有人狠狠一巴掌。
單從這場比賽來說,王昊才是獨一無二的存在,這是屬於他的夜晚。
首次季後賽之旅,便能看下30+5+5,能做到這樣全面的新人,屈指可數!
這可是連喬丹都沒有做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