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幾日,長狄終於渡過了黃河,直奔邢都而來。
長狄進入邢國之內後,並未朝著邢都正東的任邑而去,而是直接衝著邢都來的,這是要直搗黃龍啊。
狄兵過了黃河,再走上五六日,最多七八日就能抵達邢都。於是,邢君和一眾卿大夫決定出城迎戰。
距離木耒來到邢都已經有十幾天了,各地徵召來的各類兵卒,經過這十幾天的訓練,也勉強能用了。至少,農兵們上能聽懂命令、看懂指揮了。
第二次徵召的這批人,遠不如上次徵召的質量好。但上一批人都去了邢北四邑,如今守衛邢都的也能依靠這些人了。
隨著狄兵渡過黃河、向邢都進發的訊息傳開,邢君立刻下達了第三道徵召令,要求邢國南部,即邢都周圍地區的,所有能來的青壯都來邢都助戰。
這一日殿議上,大司馬臨崎說道:“自狄兵渡河後,軍斥候便一直跟隨,隨時將狄兵之動向傳回邢都。此次來犯之狄約 2 萬人,馬匹約四五千,牛 2000 餘,戎車 500 乘,雜車 600 乘。
如今我邢都操練之士卒,已愈 人,其中精銳約萬餘人,可作戰之戎車約 800 乘。此時狄兵剛渡過大河,尚在趕路,處於疲憊之態。
若我等即刻前去迎敵,必能佔據先機。而且,對比兵卒之數,優勢在我邢國。”
殿議上,所有的卿大夫都同意出城迎敵,最終邢君商議的結果是,帶領兩萬人前去迎敵。
若是大勝,就不用說了,肯定是要全殲狄兵,至少也要將殘餘趕出邢國。
若是小勝或是戰平,則退回邢都附近,則另尋機會決戰。
若是小敗或大敗,則退回邢都城內,用甕城來誘殺一次狄兵,然後再尋機會將其擊敗。
按照目前的情形來看,確實需要出城迎敵,現在東西城門的護門河(壕溝)還未挖完,最快也要五六天的時間,南門的甕城就更慢了,估計要來天才能勉強使用。
這出城迎戰便能給拖延幾天時間,才能保證這幾樣工程徹底完工,為守城提供更大的勝算。
但要是說出兵迎敵,哪有那麼簡單?2 萬多人出動啊,也不是輕易能安排妥當的事。
在春秋時期,出征是需要儀式的。
《左傳》有言:“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所以每次打仗出征前都要占卜,也就是廟算。
不過,這種廟算占卜,和木耒的工匠們,在高爐點火時的那種占卜完全不同。
先是要上祖廟祭拜祖先,之後才可占卜。若占卜結果不是吉卦而是兇卦,這兵就不能出,所有人都信這個。
不過這次還好,祁巫占卜完,首卦是下吉,第二卦是吉。當司禮祁巫把這兩個卦象告知大家後,所有人都鬆了口氣。占卜預示能勝,此戰想必必勝,這是祖先神明的意思。
既然占卜顯示是吉卦,便可準備第二日整軍出發。這吉卦還需記錄下來,寫在帛書或木牘上,還要單獨安排一輛車,讓其隨軍隊奔赴戰場。
將來的戰事如果真如卦象所言,取得了勝利,還會將卦文鑄在青銅器上,以後跟隨國君一同長眠地下。
此次出戰,邢君必須親征,而且要帶上太子的。此外,便是大司馬臨崎,此外還有擔任師長(氏/士)的臨璧、房直、柏御等人。
這樣盛大的交戰場景,木耒以前可沒見過,他也想去看看。
但是邢君斷然拒絕了,一是因為太子與他同行;二是能文能武的公子蒿也在邢北抗狄;三是聰明會說的三子域叔如今正在國外遊說。
在諸公子中,剩下的邢君能看上眼的就只有木耒了,要是他也跟著上了戰場,萬一真吃了敗仗,這老邢家弄不好真有可能被人把老窩給端了呀。
國君安排司徒房苴、司空任罘還有木耒負責留下來守城,說是三人守城,但是不沒給木耒安排具體的事。
出征前除了占卜廟算,還有個大事,那就是出征儀式。
這儀式其實也不復雜,就是國君宣佈廟算結果,然後再做一番戰前動員,再眾將士齊唱出征戰歌后,如此便可出發了。
此次大軍開拔儀式在邢都的南門舉行,來參加的只有萬餘精兵,另外的 1 萬人,如輔兵、雜兵、後勤兵等,今天早上就已經慢慢的開拔了。
那些輔兵、雜兵,大多是所謂的農兵,也就是從普通國民中徵召而來。
而所謂的精兵,也並非是完全意義上的常備兵,其中大部分是士大夫子弟,還有常備的徒,以及各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