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要以為公孫瓚就是菜。
巔峰時期的公孫瓚,實力還是非常牛逼的。
只是被世家背刺。
所以才屢戰屢敗。
如今顏良從幽州撤兵,給了公孫瓚一口極大地緩解時機。
還有反攻的跡象。
三國演義之中,袁紹擊敗公孫瓚,得到公孫瓚糧草百萬。
投降的兵馬更是多達三十多萬。
這也是為什麼袁紹能夠一躍成為天下第一大諸侯的原因。
現在哪怕不是巔峰時期。
公孫瓚的手上,依然有著接近四十萬的兵馬。
顏良一撤,幽州的壓力大增。
僅僅憑藉文丑一個人,如何能夠擋住公孫瓚近四十萬的兵馬?
情況急轉直下。
而公孫瓚又不可能放過如此千載難逢的機會。
趁你病要你命。
手下的部隊一路反攻。
哪怕袁紹有著世家的強力支援。
可是兵力上的差距,也足以讓他們頭痛欲裂。
短短几個月的時間。
幾乎將文丑趕出了幽州。
只能退守幷州。
再退的話,就要直接退到冀州了。
一時間,哪怕是以袁紹的心性,此時也不由的生出了一股四面楚歌的想法。
要知道,在幾個月之前。
自己還是天下第二大諸侯。
逼得公孫贊,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結果這才多長時間?。
就已經達到了這個地步。
幽州全面失守,冀州也已經丟失大半。
公孫瓚四十萬大軍兵臨幷州城下。
張燕除了十萬大軍,包圍鄴城之外。
剩下的十萬大軍,連破常山郡,河間郡,渤海國, 兵鋒直指鄴城。
曹操自東郡發兵,大破韓猛於鉅鹿郡,已經兵臨魏郡。
可以說如今整個冀州還在袁紹手下掌管的。
只剩下清河趙國,兩個郡。
魏郡除了首府鄴城之外,已經全面失守。
中山還在甄家的手上。
其實也跟丟了沒什麼差別。
這怎能不讓袁紹,整個人都懵逼了。
如果早知道這樣的結果的話,就是打死他,他也不會在這個時候得罪曹操。
可惜已經後悔也來不及了。
當下最好的辦法,就是撤出冀州,退守幷州。
但是這樣一來。
青州就相當於徹底的跟袁紹失去了聯絡。
首尾不能夠相顧。
這可是兵家大忌。
所以,袁紹拼死也不願意撤出冀州。
如果真的一旦抽出冀州。
那他就相當於徹底的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再也沒有了一絲一毫的可能。
撤出冀州,就意味著放棄青州。
僅憑幷州一地,如何能夠在三大諸侯的包圍之下,絕地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