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陽光灑在京都的大街小巷,給這座繁華的城市帶來了一絲溫暖和希望。然而,對於範閒來說,今日的陽光卻無法驅散他心中的陰霾。今日,便是那決定命運的朝堂之會。
範閒身著朝服,那精緻的服飾此刻卻無法給他帶來絲毫的慰藉。他神色凝重地踏入朝堂,每一步都彷彿帶著千鈞之重。他深知,今日這一場交鋒,將是生死攸關,稍有不慎,便會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朝堂之上,群臣分立兩側,氣氛壓抑而緊張。陛下高坐龍椅,目光威嚴地掃視著下方,那無形的壓力讓每一個人都屏住了呼吸。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太監尖細的聲音響起,在空曠的朝堂中迴盪,顯得格外刺耳。
範閒的對頭們率先發難,一位大臣出列,他面容陰沉,拱手道:“陛下,範閒自入朝以來,行為乖張,目無法紀,實乃朝廷之患,懇請陛下嚴懲!”他的聲音充滿了惡意,眼神中透露出對範閒的深深敵意。
範閒心中一緊,一股怒火在心中燃起,但他深知此刻必須保持冷靜,於是面不改色,向前一步道:“陛下,臣一心為朝廷效力,絕無半點不軌之心。此乃汙衊之詞,還望陛下明察!”他的聲音堅定有力,目光毫不退縮地迎向那位大臣。
又一位大臣站出,此人身材肥胖,臉上的肥肉隨著他的動作微微顫抖,言辭激烈:“範閒,你在京都所作所為,眾人皆知。你勾結不法之徒,擾亂朝綱,難道還想狡辯?”他的話語如同一把把利劍,直刺範閒的心窩。
範閒冷笑一聲,目光中充滿了不屑:“大人所言,可有證據?若無證據,便是誣陷忠良!我範閒行得正坐得端,豈容你等隨意汙衊!”他的聲音在朝堂上回蕩,帶著一股決然的氣勢。
此時,朝堂上爭論聲四起,群臣紛紛表態,有的支援範閒,有的則落井下石。支援範閒的大臣們紛紛出言為他辯護,而那些對頭們則更加激烈地指責他的種種罪行。
陛下微微皺眉,臉色陰沉,沉聲道:“都給朕安靜!”他的聲音如同雷霆一般在朝堂上炸響,瞬間鴉雀無聲。整個朝堂安靜得連一根針掉在地上都能聽見,所有人都低下了頭,不敢直視陛下的威嚴。
陛下看向範閒,目光中帶著審視和疑惑,道:“範閒,眾人皆言你有罪,你可有話要說?”他的聲音平靜,但卻蘊含著讓人無法抗拒的力量。
範閒跪地,額頭觸地,朗聲道:“陛下,臣自問無愧於心。臣所做之事,皆是為了朝廷和百姓。若有人慾加之罪,臣願以死明志!”他的聲音中充滿了悲憤和堅定,讓人動容。
陛下沉默片刻,目光在範閒身上停留許久,道:“範閒,朕給你機會自證清白。”他的語氣稍稍緩和了一些,但依舊讓人感到沉重的壓力。
範閒謝恩起身,目光堅定地看向那些對頭,開始一一反駁他們的指控。他深吸一口氣,平復了一下心情,然後說道:“諸位大人,你們說我行為乖張,目無法紀,那請問我具體做了哪些違法亂紀之事?是我貪汙受賄,還是欺壓百姓?又或是通敵叛國?”他的聲音鏗鏘有力,眼神中透著憤怒。
他條理清晰地陳述著自己的功績,從平定叛亂到改革弊政,從救助災民到推動經濟發展。“我範閒在京都,為了朝廷的穩定和百姓的福祉,盡心盡力。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這個國家的繁榮昌盛。而你們,卻因為一己之私,對我百般誣陷,良心何在?”範閒的言辭犀利,讓不少大臣都暗自點頭。
然而,他的對頭們豈會善罷甘休。他們再次丟擲種種所謂的證據,試圖將範閒置於死地。一份偽造的文書被呈了上來,上面寫著範閒與敵國的通訊內容。還有所謂的證人,站出來指證範閒的罪行。
範閒毫不畏懼,與他們展開激烈的辯論。他指出文書中的漏洞和矛盾,拆穿證人的謊言。“這份文書,字跡模糊,印章不清,明顯是偽造之物。而這位證人,與我有私仇,他的話如何能信?”他的話語如同連珠炮一般,讓對方難以招架。
整個朝堂彷彿成了範閒與對頭們的戰場,硝煙瀰漫。雙方你來我往,互不相讓,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範閒目光如炬,死死地盯著那些欲將他置於死地的對頭們,字字如刀地說道:“你們這群奸佞小人,為了自己的私慾,不惜顛倒黑白,誣陷忠良。我範閒行得正、坐得端,豈會怕了你們這些卑劣手段!”他的聲音激昂有力,在朝堂的樑柱間迴盪,震得眾人耳朵嗡嗡作響。
其中一位對頭大臣氣得臉色發青,指著範閒怒喝道:“範閒,你休要在此巧言令色!你在京都與那些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