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車上卸下了一些東西,大多是些學習用品以及女孩的衣服鞋子等等。
吃過簡單而豐盛的晚餐後,又聊了會天,兩人來到了特意給他們準備的房間。
看著房間內唯一的一個可以睡覺的土炕,兩人面面相覷,都感覺有點小尷尬。
“啪!”
韓清秋主動關掉了燈,房間頓時黑了下來。
“山裡人習慣睡得早,咱倆沒事先聊會天吧,先說好了,你可別有想法啊,別忘了咱倆的約定……”
回答她的,是凌振羽冷冷地一聲“哼!”。
兩人就這麼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大多時候,是韓清秋在講,凌振羽在聽。
山區的夜,靜謐而清新,的確適合講故事。
韓清秋從畢業後參加工作能自己賺錢開始,已經捐資助學很多年了。
隨著她的職位提升,自己可支配的財富越多,她的助學力度越大。
迄今為止,她已經捐建了好幾所希望小學,這是第一所。
當地政府非要以她的名字來命名,她拗不過就答應了,後來捐建的幾所她堅持沒用。
她以前來的時候,都是女助理陪她來的,所以這邊只准備了一個房間。
說起這裡的兩位老師劉老師和李老師,他們也是這所小學的全部老師。
兩人是兩口子,紮根山區教育很多年了,是真正值得敬佩的那一類人。
兩人就這麼聊著聊著,不知不覺地先後睡著了。
這也難怪,這場旅行,橫跨數千公里,一路顛簸,確實是夠辛苦。
凌振羽第二天醒來的時候,韓清秋已經不在炕上,兩人也避免了尷尬。
吃過早飯,七點開始,陸陸續續有小學生來上學了。
這一次,很多家長也接到了孩子帶回家的訊息,趕來了學校。
小小的山區學校,一共十幾個孩子,加上家長也沒有多少人。
一個簡短的全校家長會結束後,老師開始分發韓清秋帶來的物資。
發東西的同時,還發錢,但這些錢有一部分直接算作學費雜費又交給了學校。
凌振羽明白韓清秋的良苦用心,她這是怕家長們拿到捐款又不讓孩子來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