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開始炮擊,但戰略轟炸機已經起飛,開始帶彈高空值班。
常規部隊如此,機動兵器駕駛員們承受的其實壓力更大,戰術手冊裡,每次作戰一般10分鐘內解決,因為是圍毆戰術,就算多隻xp,也有隊友幫忙分擔,能有喘息機會。
不少駕駛員出現了脫水,口鼻眼出血的情況,已經不是嗑藥打興奮劑,是在駕駛室裡掛起了吊瓶,一邊靜脈注射激素營養混合液一邊作戰了。
注射部位在背部脊柱,活動肌肉組織較少,離心臟較勁的部位,作戰服各個部位都有野戰醫療設計,四肢部位按照一定步驟可以撕開,這是由於衣服內的電極、線纜、電路太多,高強度的橡膠材料,有時候軍刀都切不開,讓外科手術難以實施。
四肢背部都帶有野戰注射插口,更資料線插口一樣,只不過資料線向內是電極貼片,注射功能野戰包,向內是一個靜脈針。
外觀上是一隻拇指大小的尼龍盒子,裝了幾枚硬幣的小口袋,使用方式是先開啟外包裝尼龍繃帶,再拔斷一次性封口鎖帶,將尼龍盒子在身體上按壓緊,按照箭頭方向將盒子側面按壓頭按壓下去,就能感覺到針頭入體了,按壓下去的同時。
撕開封口條的動作,作戰服內面,面板側的創口貼防水粘膠也被撕開了,按壓動作能讓針頭盒,緊貼到面板上不會隨便位移,按壓針頭扎入的同時,會釋放少量酒精,消毒面板周圍,效果如何不得而知,但有這個設計,總比沒有強。
總之這樣駕駛員身上就有了一個野戰臨時留置針了,尼龍盒子裡盤著“Y”形輸液管,拉出來一頭接吊針瓶輸液管,另一頭留空是放空氣用的,避免把空氣輸入體內。
這是作戰服四肢部位的野戰輸液口,但駕駛員四肢要激烈活動,不能四肢掛針,這是用來搶救時輸液用的留置針。在作戰的時候,一般是使用後背上偏左側的輸液口,這個輸液口就又不一樣了,不是四肢上單人可操作的小口袋,而是一塊杯口大小的圓盤。
需要輸液的時候,扳動開關,駕駛室裡頭頂儲物空間裡,會垂下一個差不多直徑的圓盤,藉助反曲工具,駕駛員一個人可以完成對接工作,擰瓶蓋一樣,把兩個圓盤扭緊固定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