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長金屬柱子,是無法伸縮扭動的。
液壓、齒輪、槓桿,這些都無法讓機器人靈活運動,一堆線纜就是個大問題,無法在極端工況下穩定執行,就不可能運用到實戰上。
哈泰貅的生物能不是線粒體Atp,直接就是電,金屬肌肉,原理類似變形金屬,本來平坦的地板,根據電流頻率,就能變換成各種傢俱,椅子桌子什麼的。
而哈泰貅的肌肉,並沒有太高階的內部奈米結構,通電就可以動,類似神經,青蛙脊椎通電就會動,於是人類就可以很輕鬆利用哈泰貅遺體了,獲得它們殘骸,想辦法熔融重新鑄形後,也不會破壞其功能。
所以機動神兵整體上,就是一個人形剛性支撐架,外面包裹xp的金屬肌肉提供動力,最外層裝備防禦裝甲,大型電池、發電機提供能源,一個控制中樞作為大腦,最後全部串起來就行了——說起來挺簡單,最新的機動神兵,大約有300萬道工序,堪比造航母。
300萬道工序,只是一個數字,說出來沒有什麼實際概念,畢竟一輛汽車、坦克,也要幾千到幾萬道工序……而且這些都是機械結構方面的工程,其實也確實只要給時間,並非不可能完成的。
真正要攻堅的,是操作跟能源方面。別說移動電源了,有效給電池組織充能的發電廠都不存在——核電早就消失,大型水利發電站全部在導彈戰中被摧毀,火電的效率,那真是充1天活動1分鐘。
所以在一百年前,凱歌荻亞大陸上發生了堪比當年強造核彈的工程奇蹟——製造反物質磁單極發電核心。
從烏布利克獲得的,現成能使用的穩定反物質,早就被髮射上了太空,用來太空爭霸,送到艾哈月月面基地。畢竟軌道的維度優勢不言而喻,歷史證明,之前統治過海洋,今後統治統治天空的霸主,都擁有了絕對優勢,對劣勢方是降維打擊,那麼未來統治太空軌道的,也將同樣碾壓大氣圈內勢力,封鎖劣勢方一切反抗的可能性。
旁約自然也不傻,凱聯方研究出的戰場維度理論,他們也清楚的很,所以也拼了老命的爭奪太空,甚至不惜放棄一些大氣圈內利益,例如海洋艦隊的絕對優勢,始終無法完成一次殲滅戰,反倒是讓凱聯艦隊在戰艦絕對數量上反超……
而拜媞塔文明畢竟是剛進入行星軌道科技,雙方都是剛入門的新手,凱聯有能源方面的優勢,也不知道該如何擴大,不但被旁約拖在艾哈月主戰場上,最後甚至被髮動了同歸於盡的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