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鐘內,抵達20公里外的第一線,而在出發15分鐘,就能進行炮擊支援了。
機械化步兵、裝甲部隊,花了5、6個小時,歷經無數磨難才趟過去的地獄,在主戰坦克面前一晃而過——所以,根據拜媞塔劃代而來的當今主戰坦克,從設計之初,就完全是另外一種,一種用來決定常規戰戰場命運的東西了。
正前面跟整個炮塔底蓋加厚裝甲的設計,也完全是根據各處平原戰場實際情況開發出來,特別重視防禦攻頂跟正面穿甲火力的攻擊。
其它所有不帶“主戰”二字的裝甲車輛,就算叫中型坦克,那都是別墅跟雞舍之間的區別,雖然都是房子,但從各種意義上都存在本質上的差異——首先雞舍就不是人住的地方法。
白莫邪一播放奈琪露蒂錄到的主戰坦克內部畫面,就真切感受到應該屬於這個時代的科技力,別的不說,車內擁有冷暖兩用恆溫空調,就跟地球20世紀差不多了。
裝甲車那邊,就算是大校的指揮裝甲車裡,也沒有空調這種裝置,而主戰坦克這邊,空調、自動裝彈機、炮管穩定、全自動火控都屬於標配,而車廂裡還有配電箱、電源介面,三名車組人員,留下客觀的額外的空間,可以讓主戰坦克可以額外裝備一些電子裝置,來提高效能,比如額外的先進彈道計算機,車載雷達、電臺、高解析度成像相機,以及電熱水器、電熱鍋、微波爐、小冰箱、收音機、小彩電……
所以白莫邪對主戰坦克的第一印象,那就是別墅跟狗窩的差距。
主戰坦克內部配置程度之豪華,當然是跟其戰鬥力成正比的,而且武器裝備,也只會用溢位的效能適當改善一下生活,要不然就本末倒置了,幹嘛開坦克,直接開房車不就完事。
這種思想應該算是同理心,這個宇宙裡不管那個文明,基本都是這個樣。看主力艦,戰鬥力強,生活區乾脆就是一個生態圈,還支援自定義,護衛艦就不太行了,建生態圈就要犧牲效能,也就太空遊民,由於處在生存剛需,才會做降戰鬥力來提高生存環境的改造。
而且空調還有核生化三防方面的硬需求。
回到戰場上來,這主力坦克衝鋒的畫面就來勁了,之前裝甲部隊那油門踩死的速度,就是在散步,差不多5個半小時才跑完20公里,每小時不到4公里的時速,還真就沒走路快了。戰鬥雙方,由於通訊干擾、阻礙,真實人為製造的戰爭迷霧,跟情報混亂資訊不明造成的,無法獲知現場實時真實情況的戰場迷霧。都讓後方指揮官無法準確把握自己部隊到底到了哪兒,在幹什麼,遇到了什麼。
這並不是說摸到了資訊產業革命邊的邊熱冷戰世界,戰場資訊能力跟步兵步槍時代一個樣,只是說明了,戰場聯絡通訊資訊處理能力確實是提高了,但相信的干擾技術能力也升級了,這是相輔相成護互為矛盾的事實情況。
到了星際爭霸產業革命時代都是如此,資訊戰甚至被單獨擰出來,可以紙上談兵分勝負,不用費一槍一炮,只要戰艦戰中一邊完全資訊戰勝利,對面十有八九就舉國全面投降,宣佈戰敗了。
但從總體上來說,進攻方從古至今都是吃虧的劣勢方,古代攻城就有“五倍圍之,十倍攻之”的說法,原因無它,進攻方必須面對敵人的城池防禦,面對塹壕、火炮區域、地雷陣,面對資訊絕對控制圈……
這些問題,具體放到現在的旁約進攻部隊身上來講。戰場迷霧方面,大校的通訊指揮車報廢,後方參謀部就認為他的整個師已經完了,或者至少被打殘。進攻損失方面,白莫邪從高空間諜衛星上看下來,十多萬裝甲車輛只有三萬還能動,剩下的不是報銷就是拋錨,一百六十萬搭車出發的協同步兵部隊,最終能走完二十公里的,只有五十五萬……
交戰不能靠想象去規劃安排,也無法靠小股尖兵去偵查回報資訊,那就只能派出大支先頭部隊,作為第一波攻勢,進行武裝偵查,人撒出去把迷霧撥開!
所以當戰役第二階段開始,白莫邪才算是真正明白這個時代的戰爭,明白什麼叫做有價值的犧牲……
從戰鬥機到頭盔都有算是黑科技的特殊反光塗裝,每個士兵都有各種各樣的戰場偏光裝備,所有士兵一眼就能清晰分辨出自己人來,所以可以換個思路——如果能把敵人給做上明顯標識呢?雖然無法像未來科技那樣,預瞄線什麼的,探測掃描、粒子硬透視,多機位場景全息還原透視等等手段,來實現敵人在眼睛裡呈現出高亮全息帶紅邊框的透視效果。
但拜媞塔世界,是已經有鐳射技術了的,地面間諜就能給導彈進行鐳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