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絕對空宇只是理想狀態,因為那種環境之中,真空漲落,各種虛粒子誕生會變得活躍,由此實粒子的誕生的機率也會上升,符合宇宙紅移的客觀觀測結論。一般空宇,就是指那種超光速膨脹中,各向光線都沒達到,所以哈勃球內就是一片漆黑的空間所在,離開星系內大質量區域,基本可以說90%的宇宙空間是這樣的空宇。
那麼這個跟我們日常生活的關係呢?只是抬頭看看星星,然後感嘆哈勃真厲害?
其實哈勃圈是宇宙航行定位的基本流程,離開銀河系這種大質量區域,進入空宇之後,一艘飛船的探測掃描裝置效能就決定了它能看多遠,軍事作戰相同,都是有個“絕對觀測圈”概念,其實就是哈勃圈,相當於近到了“肉眼”能看到的極近距離,可以開始準備派出戰鬥機,進行近接圈作戰。
繼續接近就是到了真正肉眼距離上,到了這一步,那就該穿好動力服準備動力裝甲,打登艦戰了。
在戰艦探測掃描的“哈勃圈”以外,就是打資訊戰,那邊戰艦先暴露自己,就會被打一發超越打擊,戰艦戰維度,這先手一槍,基本就註定了結局。戰艦戰,就如同荒原之中兩個狙擊手互相架槍瞄準著,都知道對方的存在,卻又無法從紛紛擾擾的資訊之中找到對方確切的位置,所失去耐心或者出現失誤暴露了自己,那誰就完蛋了。
而至於真空漲落,則已經完全融入了未來社會日常之中,衣食住行,中人類出行已經完全離不開真空漲落,而“住”方面,從空宇造人造天體的層面上來說,也離不開了——所謂對變引擎的本質就是利用真空漲落原理,進行虛粒子提取,從而獲得無窮無盡新能源的一種系統。
兩個維度的戰場,單兵戰、戰艦戰,為什麼稱之“維度”,而不是古老的稱之為“兵種”了呢,就是由於作戰裝備所使用的能源,已經是隔著維度的存在。
宇宙戰艦平臺,由於作戰半徑都是光年起步,自然是直接調取對變引擎能量進行炮擊,否則一發光速射束,別說要讓其飛上一年才能命中,由於宇宙膨脹,能不能到得了目的地都成問題。
相應的,戰艦能量護盾,無論是哪種型別的,也都是直接呼叫對變引擎新能源。
但那種新能源,並不是可以微型化後能穩定操作的,由於熱力學上的不可能——對變引擎,實際上並沒有任何功、熱消耗,只是借用了“勢”,如同高山流水、風吹草動,這些借用的本質是太陽能一樣,對變引擎借用了宇宙的真空漲落趨勢,其最終對流重新歸於零,迴歸虛無。
“對變”兩字就是源於此。
而所謂“能源”本質就是一種趨勢、趨向性,被人類利用到了,那就是能源,沒有,那就是隻是一種自然現象。
先不提需要高密度、大質量、複雜結構、精密平衡才能實現的對變引擎,即使使用降維展開製造技術,在數學計算上都無法小型化,而應用到低能級、宏觀層面,人類日常生活中,就會必然產生“做功”,這在熱力學上就是根本不可能的了,因為這意味著永動機。
所以要利用對變引擎服務於生活,需要將其轉換一道,也就是轉變成“電能”,人類現在利用這種基本力可謂是爐火純青了,單兵戰維度,動力裝甲、宇宙戰機之類其實都是電力的。
由此可見兩個戰場維度,有多大的本質區別。
而裝備其實還有一類,那就是普通人員裝備,具體來說就是動力服,也是消耗電力的,但在戰爭兵器面前,穿動力服跟穿件布衣沒什麼區別,因此無法列入戰場維度——當年白莫邪就一身動力服,被奈琪姐妹的動力裝甲送去復活重生了無數遍啊無數遍……然後也就因此,造就了他的藝高人膽大,之後的大事件中,一身動力服面對動力裝甲也完全不虛,敢上去“手撕”……
總之要應用層面上利用對變引擎,就得用到“變電站”這樣的存在。之前海盜小星球露西緹娜,被白鈴鈴炮擊,呼叫對變引擎全部出力,全力運轉護盾,然後街區開始大停電,其中就是這麼個複雜過程。
不止人造天體,所有飛船、戰艦都有變電站,否則不說別的計算機裝置就執行不起來,還有生態區、人造重力環境等等,都是基於電力的。
對變引擎本質是提供勢,並沒有任何“力”產生。變電站,是舊詞新意,在未來漢語詞彙裡,一般是指將對變引擎中勢能,“轉變”成“電能”的設施站點。如果沒有變電站,對變引擎在日常生產、生活中就根本無法應用,戰艦操縱系統都是靠電力的。
然而就是因為這一道手續,就算是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