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信望著一臉認真的崇禎,想了想,只好尷尬笑道:“陛下,這主要看陛下心中究竟想幾年?不過打仗可不是兒戲,兩國交兵,還得靠個算字。正所謂,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
朱信心中暗笑:這道算是開放題吧?那你想幾年就幾年,反正不管我說幾年都是錯誤的。所以你想要多少年平遼,就得靠你這皇帝究竟想下多少血本?
“哦?《孫子兵法》,你這回答,倒是很新奇!”
崇禎微微一笑,心想朱信的回答,就和袁崇煥大為不同。
雖然他心中自然十分清楚,袁崇煥的五年平遼之論,真要實施起來,可不僅僅只是隨口一句。
這其中,就涉及到一個“算”字。
而這個算,可不僅僅只是簡單的幾年幾年。
“廟算”是孫子提出的重要的戰略思想之一,“廟”指祖廟,後來用以指朝廷。“算”指勝利的條件,還有取勝的把握。
所謂“廟算”者,就是軍隊出征前的戰略謀劃,乃至整個國家應對戰爭的全盤計算。
朱信怕崇禎還聽不懂,於是笑道:“陛下要一年,就得按照一年的廟算,陛下要五年,就得按照五年的廟算······如果不算好,只是想要多少多少年,隨心而定,那簡直就是空中樓閣,必將難以支撐。比如陛下想要一年就平定遼東,那就得按照一年的廟算,集結全國之力,全國之兵,全國之資財,不管不顧,只為平遼。”
朱信的意思很明白了,你要五年平遼,那你就得按照五年平遼的“廟算”來,你要敢說一年就要平遼,那你就拿出一年平遼的“廟算”來。
想必,你也不可能真的做到集結全國之力,全國之兵,全國之資財。就算你想,朝廷上下也幹不來這事情。
反正,我只管平,至於決定“廟算”者,是你崇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