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工業發展(1 / 2)

329、工業發展

製造了蒸汽機之後,朱信又開始著手生產其他工業產品,就比如玻璃和棉紡。

在白家玻璃工場,朱信指著剛出爐的的各種器皿,哈哈笑道:“有了這些玻璃器皿,就更容易鼓搗我們的化學事業了。”

要知道,玻璃以石英砂、純鹼、長石及石灰石等為原料,經混和、高溫熔融、勻化後,加工成形,再經退火而得。廣泛運用於建築、日用、藝術、儀表等領域,種類豐富,效能優越。

朱信的這個時代,其實玻璃已經開始了發展。

朱信印象當中,玻璃的歷史可不短。

世界最早的玻璃製造者為古埃及人,玻璃的出現與使用在人類的生活裡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從4000年前的美索不達米亞和古埃及的遺蹟裡,都曾有小玻璃珠的出土。

當然,中國古代也早已經出現了玻璃。

中國古代玻璃自東周或稍早出現以來,即為世界玻璃史上風格獨特的一支有自我的面貌,化學組成也和外國玻璃迥異,但持續發展,而且與世界其他玻璃生產中心保持交流。西亞、地中海地區生產的玻璃亦透過貿易或其他渠道輸入中國,成為古代中國與外國文化技術交流的具體證物。

公元12世紀,出現了商品玻璃,並開始成為工業材料。

18世紀,為適應制望遠鏡的需要,製出光學玻璃。

1874年,比利時首先製出平板玻璃。

1906年,美國製出平板玻璃引上機。

從此之後,隨著玻璃生產的工業化和規模化,各種用途和各種效能的玻璃相繼問世。

直到現代社會,玻璃已成為日常生活、生產和科學技術領域的重要材料。

而現在朱信,最想要的就是製造出能用於到實驗當中的玻璃器皿。

在玻璃的製造原料上,首先得進行預加工,將塊狀原料如石英砂、純鹼、石灰石、長石等粉碎,使潮溼原料乾燥,將含鐵原料進行除鐵處理,以保證玻璃質量。

燒製玻璃要將沙子放入耐熱的瓦罐中,然後再加入鹼和白堊,放到爐子裡灼熱。這三種材料受熱融合到了一起,形成了一種很熱的、液態的、像水一樣的玻璃。不過這種液體的玻璃熔漿只是看上去像水而已,它的性質和水非常不同。在冷卻的過程中,它會慢慢地凝固起來,在這個時候,就可以立即進行成型製作。

“這就是我要的形狀,雖然還有些缺漏,形狀也有些奇怪,但是勉強也夠用了!”朱信指著那些新燒製的玻璃,轉頭朝白老頭笑道。

“將軍呀,我可是盡力了,這種工藝,可不容易呀。”白老頭搖頭苦笑道。

“團山州的第一個玻璃工場,也算是落地生根了。你們可以按照我給你們的圖紙,做玻璃窗,做杯子、器皿,還要各種裝載器具。不過,你們先按照我的配方,先把我府上的制窗全部更換為玻璃窗,記得,顏色可以透過各種材料改變玻璃的顏色,也可以在玻璃才燒製好的時候,製作花紋的工藝不同,有各種色彩、觀感、光澤效果,富有裝飾性的壓花玻璃。”朱信一邊說,一邊指著不遠處剛成型的玻璃塊,對白老頭指引道。

“行行行,請將軍放心,對了將軍,你改良的精紡機,我已經差人做出來了,請將軍隨我前往工場。”白老頭指著不遠處,向朱信稟告道。

朱信交給白老頭的工藝設計圖紙,除了武器、蒸汽機、玻璃技術之外,還有後世改變整個紡織業的精紡機。

朱信的精紡機,其實就是塞繆爾·克朗普頓於1779年發明的走錠精紡機。

走錠精紡機將哈格里佛斯的珍妮紡紗機與另一名英國理髮師阿克賴特發明的水力紡紗機合二為一,配合而成的,又稱“騾機”。

走錠精紡機繼承了珍妮紡紗機交替踏板的技術和水力紡紗機不用人手的特點,使紡紗從此脫離手工,成為機器化生產,同時織出了更細的紗線。在英國,人們把瓦特發明的蒸汽機首先應用到克朗普頓的紡紗機上,產生巨大效益,紡織業自此成為英國工業革命的開端。

朱信沒有直接從珍妮紡紗機開始,而是直接就往走錠精紡機方向開始發展。

朱信現在已經在城內製造了許多條高架水橋,特別適用水力紡紗機。

這水力紡紗機是英國鐘錶匠阿克萊特所發明,這種水力紡紗機有4對卷軸,以水力作動力,紡出的紗堅韌結實,但比較粗。

而珍妮紡紗機是在18世紀60年代,由織布工詹姆士·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