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4、新式武器
在朱信的編制當中,有幾支部隊,顯得十分特別。
按照朱信現在的軍隊編制,主要有三支主力隊伍。
在朱信的編制當中,團山軍自然是他屬下武裝的第一梯隊,也是戰鬥的絕對主力。
他將團山軍分設了團山一營、團山二營、團山三營、團山四營合計四個營,分別以劉波、張鐵豪、李義春、錢高美分別擔任團山一營參將、團山二營遊擊將軍、團山三營守備、團山四營守備。
另外又暫時將其其格的蒙古騎兵編成了團山蒙古騎兵五營,以其其格為大明唯一的女守備。
不過,蒙古騎兵,也只是暫時歸屬朱信統轄而已,也不知道其其格什麼時候就回返回草原。
除了第一到第五營之外,朱信又將剩下的一部分新兵和墩堡守軍,編成了一個團山防守六營,以黃有功為營都司進行統率。
這些募軍當中,其中以團山一營和團山二營實力最為強勁,經過武器彈藥補充,並迅速擴編之後,團山一營和團山二營各有五千兵力,並且完全以火器裝備為主,並且都以清一色的燧發槍為主要火器武器,每個營還都配置了炮兵、騎兵和輜重兵,可謂是武裝到了牙齒。
而團山三營、團山四營,也各有五千士兵,這兩個營則主要是以遼東義軍為主,配置了一半的火器,裝備因為燧發槍生產能力有限,只好暫時以傳統鳥銃為主,並以刀牌手、長槍兵、重騎兵為主要輔助,是一種半火器半冷兵器的混合部隊。
至於由其其格那些蒙古騎兵所組成的團山蒙古騎兵五營,擁有八千蒙古騎兵,其組成自然是完全以蒙古騎兵為主,採用的完全是蒙古的戰法和治理方式,有點像是半獨立性質的僱傭兵部隊。
剩下的團山防守六營,則更像是新兵和守衛部隊的混編部隊,雖然號稱為營,實際人數只有兩千多人,主要任務是防守重點區域為主,以及進行新兵的訓練,一旦需要擴編就可以隨時徵募更多的新兵進行軍事訓練,並且能隨時為其餘各營進行補充兵馬。因為防守六營,不是守衛重要墩堡,就是守衛首府城市,因此裝備完全是向團山一營和團山二營看齊,其中也不乏有從一營和二營抽調而去的精兵。
團山軍實際在編,有三萬大軍。
而作為第二梯隊的衛所正軍部隊,雖然不算是絕對主力,而且組成比較雜亂,可真要打起來,這些軍隊戰鬥力可也不差。
之前就提過,原來的廣寧後屯衛,因為團山州的設立,自然從過去軍民不分的情況當中獨立出軍事作用,不再兼管民政。廣寧後屯衛作為一支武裝力量,作為朱信的嫡系部隊之一,擁有足額足編五千六百號人,還擁有將近三萬軍戶,現在主要都成為了朱信的後備補充部隊。
身為團山軍參將的劉波,還身兼廣寧後屯衛指揮同知,並直接統領原來的左千戶所,以作為朱信的這一支嫡系部隊的指揮。
廣寧後屯衛其下擁有左、薛、周等幾個家族的衛所正軍,其中左高峻為右千戶所千戶、薛承澤為前千戶所千戶、周康伯為後千戶所千戶,這幾大家族早已和朱信的利益捆綁在了一塊,也成為了朱信的嫡系力量之一,也是朱信廣寧後屯衛的依靠。
這裡大概有五千六百號人,加上三萬軍戶,隨時都能動員出一、兩萬兵源。
而原來遼東義軍的王十干幹字營、陳二扈扈字營、以及霍字營、盤字營、苟字營等,外加其其格副將圖門吉日嘎拉,帶著三萬義軍和百姓,被崇禎納入到了只剩下空殼的廣寧中、左、右三衛,同樣也劃入到朱信的統轄之下。
廣寧中衛,則由王十干的幹字營加上霍字營、盤字營,被編為了廣寧中衛,以王十干為廣寧中衛指揮使,其餘各首領各為千戶。
廣寧左衛,則由陳二扈的扈字營,外加苟字營,被編為廣寧左衛,以陳二扈廣寧左衛指揮使。
廣寧右衛,則由其其格副將的圖門吉日嘎拉,率領其部以及被明軍補充了一部分蒙古歸附騎兵後,則被任命為了廣寧右衛指揮使。
這三衛合計也擁有一萬正軍,雖然還是都以過去的冷兵器為主,裝備暫時也只是輕甲,除了圖門吉日嘎拉的廣寧右衛為騎兵之外,其餘兩衛屬於典型的輕步兵部隊,但也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除了這第一、第二梯隊之外,整個團山州墩堡內的私兵、義勇、民團、鄉勇,統一整編為鄉兵。每個墩堡各自設立鄉兵隊,人數不等,被朱信用現代的編制,命名為了大隊、中隊和小隊,統一歸墩堡主統轄。
整個團山州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