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甜仔細一想,忍不住笑了起來。
還真是,李年現在確實沒什麼可擔憂的。
“嘻嘻,老公你放心吧!到時候我就遠遠地站著看熱鬧,絕對不往前湊!”
“師父您放心,我一定會保護好師孃的!”韓春明也趕緊表態。
李年欣慰地笑了:“好,師父相信你!好了,有病人來了,大家都打起精神來。
不管怎麼樣,治病救人永遠是頭等大事,其他的都不重要!”
“閻家大姐,這就是給人看病的醫生?就他能行嗎?”在四合院,原本聾老太太住的房間,現在已經改成了候診室,裡面擠了十幾個人,外面還有更多的人在探頭探腦地看熱鬧。
附近突然開了一家小醫館,不僅離得近,而且聽說診費還特別便宜。
在這個年代,哪個院子裡沒有幾個病人呢?很多人都是因為窮,看不起病,結果把小病拖成了大病。
這些人不是不想治病,實在是沒錢治病。
所以現在一聽說附近來了個小醫生,大家就算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也都紛紛趕來了。
哪怕治不好病,能緩解一下疼痛也是好的。
可來了之後,眾人看到給人看病的竟然是一個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心裡頓時犯起了嘀咕。
這麼年輕就能看病?這不是瞎鬧嘛!這麼小的年紀,恐怕連藥材都認不全吧?更別說開方子治病了。
要不是看在對二大媽還有點信任,再加上李年是領導的份上,眾人早就一鬨而散了。
當然,儘管現在大家都還沒走,但心裡已經給這家醫館打上了不靠譜的標籤,沒人敢第一個上前看病,留下也只是為了看個熱鬧。
只有一位身形乾瘦的中年人,在二大媽的再三勸說下,勉強同意試一試。
他倒不是膽子大,而是他的病實在拖不下去了。
這個中年人名叫董盛,是軋鋼廠的四級鉗工。
年輕的時候落下了病根,得了風溼病和關節炎。
因為這是慢性病,家裡又窮,買不起藥,所以一直拖著。
這些年,董盛一直強忍著疼痛堅持幹活。
可最近這段時間,他的病情突然加重了,每天最嚴重的時候,連站都站不起來,根本沒辦法去上班了。
廠裡已經給他批了病假。
但董盛不能一直請假,一家老小都指望著他那點工資過日子呢。
他要是不幹活,一家人吃什麼?所以這兩天董盛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董盛望著家中破舊的牆壁,滿心都是無奈與焦急。
他的病情日益嚴重,每到深夜,那鑽心的疼痛便如潮水般將他淹沒,讓他難以入眠。
他清楚,自己的病再也拖不下去了,必須得去醫院治療,否則這個家便徹底沒了希望,一家人的生計也將陷入絕境。
思來想去,他決定四處借錢。
於是,這兩天他拖著病體,挨家挨戶地向親友求助。
他低聲下氣地訴說著自己的困境,可這年頭,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願意伸出援手的人寥寥無幾。
好不容易湊了兩天,兜裡也才勉強有了八塊錢。
這點錢,在高昂的醫藥費面前,簡直是杯水車薪。
為了治病,董盛不放過任何一絲希望。
他四處打聽,向那些曾經看過病的人詢問治療費用。
這才知道,自己患的這病,要是去醫院治療,哪怕僅僅是想暫時緩解疼痛,也至少需要二十多塊錢。
董盛,一名四級鉗工,本應靠著每月52塊8的工資,支撐起一個八口之家。
然而,命運卻對他開了個殘酷的玩笑,多年來,病情的糾纏讓他每月都不得不請兩天假,到手的工資也隨之縮水,只剩下四十塊左右。
這點錢,僅僅夠一家人勉強維持生計,日子過得捉襟見肘。
董盛的家裡,經濟狀況十分窘迫,可他的病卻不能不治。
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他只能選擇病急亂投醫,哪怕只有一絲希望,他也想抓住。
其實,董盛心裡和大家想的一樣,他根本沒奢望能徹底根治自己的病,他心裡明白,這病去根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他只盼著能暫時壓制住疼痛,讓自己有力氣去上工幹活,這樣他就心滿意足了。
當他按照約定來到這裡,看到年輕的李年時,心中原本就不多的希望瞬間破滅,絕望如潮水般湧上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