嘆道:“零陵有如此多的美食和傳奇故事,愚侄跟周叔接觸這兩天,所見,所聞,所知,所學皆大有裨益,懷素無以為報,謹以此杯,借花獻佛,祝周叔生意興隆,健康長壽!”
說完,舉起酒杯,鄭重的向周亦銘鞠了一躬,做了個“請”的手勢,先乾為敬。
周亦銘抬手示意懷素坐下,滿飲手中之杯,也甚感欣慰。能認識懷素這等天才少年,周亦銘自是起了愛才之心,不惜提攜一程,也算結個善緣。何況懷素這人,不但於書法一途堪稱天才,還知禮、感恩,又悟性極高。將來必成大器,結識於微末之時,就是天賜之機啊!
想到這些,周亦銘也滿添酒杯,給懷素回敬一杯道:“賢侄少年英才,偶得佳緣,與汝相識,又興趣相投,相見恨晚。周叔回敬賢侄,祝賢侄大鵬展翅,扶鷂九天。來,我們共飲此杯,讓我們叔侄的忘年之交猶如這陳酒,歷久而彌香。”
“好,幹了,懷素以後就仰仗了!”說完,舉起酒杯,跟周亦銘又喝了一杯。
酒也喝了,河鮮也嚐了,美食的故事也聽了,還結識了龍興寺的慧峰法師。懷素心想,今天也算是不虛此行了,也是該告辭的時候了。
於是懷素提出告辭,周亦銘再三挽留,不得。便叫隨從駕馬車送懷素回綠天庵。
:()醉僧懷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