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賦大家的文學大家,曾寫過《九疑山銘》時,就激動不已,復又回到舜帝陵,找來筆墨,當場就作書一幅。
《九疑山銘》
巖巖九疑,峻極於天,觸石膚合,興播建雲。時風嘉雨,浸潤下民。芒芒南土,實賴厥勳。建於虞舜,聖德光明。克諧頑傲,充孝蒸蒸。師錫帝世,堯而授徵。受終文祖,璇璣是承。泰階以平,人以有終。遂葬九疑,解體而升。登此崔嵬,託靈神仙。
並託付管理舜帝陵負責人,將其刻於玉琯巖上。
做完這些,懷素又禁不住,來到玉琯巖,沿一條陡峭的小路,攀爬上這座小石山。上面的石頭起伏不平,偶有一小塊平整處,也被層層樹木阻礙著視線仿若身置山石的包圍中。
站到石山的最高處,看到一望無際的天際,周圍樹木參天。便可以感受玉琯巖“無土可成林,穿石也參天”的神奇。
懷素置身其中,彷彿感受到了當年在此埋藏十二玉琯的不捨和心酸,也感受到了韶樂與書法的共通。
此刻,他神遊九嶷,意通天地,冥冥中,似乎有了一種神奇的力量,注入其身體中,緩緩消散於身體的每一部分,然後涅盤於無……。
:()醉僧懷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