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眉頭微蹙,目光在諸臣面龐上緩緩掃過,他心中深知此事錯綜複雜,斷不可草率定奪。
良久,他輕輕揮了揮手,沉聲道:“罷了,此事且先擱置,從長計議為宜”。
“至於保寧府之事,便由爾等三人悉心商議,待有定論,即刻進宮向朕稟報”。
崇禎的語調雖平靜,卻透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臣等遵旨!”,三人齊聲高呼,聲震殿堂。
崇禎微微擺手,“都退下吧,洪愛卿且留京多住幾日,待此事議定再回陝西”。
“臣遵旨”,洪承疇上前一步,恭恭敬敬行了一禮。
隨後,三人再次高呼萬歲,而後緩緩退去,那姿態,那神情,皆是畢恭畢敬,不敢有絲毫懈怠。
待三人走出一段距離,周延儒轉頭看向洪承疇,朗聲道:“洪大人一路奔波,著實辛苦了,且先回府好生歇息”。
“今夜老夫於家中設宴,專為大人接風洗塵,梁大人也一同前來”。
“畢竟這保寧府之事至關重要,需你我共同商議,力求早日定下妥善章程,莫要讓陛下久等”。
言罷,周延儒目光一閃,向另外兩人使了個眼色。
洪承疇與那二人忙拱手行禮,“下官遵命”。
崇禎生性多疑,對大臣私下結交之事向來極為介意,此般疑心,其根源深植於彼時複雜至極的局勢與他自身的性格特質之中。
明朝末年,內有李自成、張獻忠等一眾農民起義軍如燎原之火,洶湧而起,肆意蔓延,致使各地烽火連天,動盪不安。
外則後金(清)虎視眈眈,屢屢興兵犯境,邊患恰似洶湧惡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而朝廷內部,黨爭之禍如火如荼,各方勢力傾軋爭鬥,朝堂之上烏煙瘴氣,恰似混沌泥潭,深陷其中者難以自拔。
崇禎接手的,便是這般千瘡百孔、搖搖欲墜的王朝。如此困境,怎能不讓他對大臣的忠誠與能力心生疑慮?
再者,崇禎本就性格多疑,他一心渴望力挽狂瀾,扭轉這王朝衰敗之頹勢。
往昔魏忠賢等閹黨專權亂政,禍國殃民,那陰影至今仍在他心頭盤桓不散,故而他對臣下的結黨營私、專權擅政極為敏感,仿若驚弓之鳥。
加之其求治之心急切若焚,大臣們但凡稍有差池,或是行事不合他意,便極易觸動他心底的猜忌之弦。
然周延儒此次行事卻未加避諱,只因這保寧府之事乃崇禎親口吩咐,且諸多細節需當面溝通商討。
昨夜在莊子上參與議事之人,皆是他們的心腹師爺,雖已帶回洪承疇的大致意思,可洪承疇之言仍如巨石壓頂,令他們倍感壓力,非得親自商議,方得安心。
洪承疇辭別二人後,腳步緩緩,向外走去,他帶領親兵,徑直朝著自己在京城的宅子行去。
他常年在外領軍作戰,戍守邊關,於京城停留的時日寥寥無幾。故而在京城,他僅有一處狹小宅子,唯有一位老僕忠心耿耿地留守於此。
宅子規模不大,空間有限,他只留下五個親兵護院,其餘人等皆被遣往兵部的住所安頓,只待離京之時再行會合,一同踏上歸途。
是夜,洪承疇來到周延儒府邸,但見那朱門高聳,銅獅威嚴,門楣之上雕樑畫棟,盡顯奢華之態。
兩側燈籠搖曳,灑下暖黃光暈,映照著門前一眾奴僕,皆衣著光鮮,恭順而立。
踏入府中,庭院深深,曲徑通幽,沿途花木扶疏,奇石點綴,假山水池在月色下波光粼粼。
迴廊蜿蜒,彩繪精美,每一處細節都彰顯著主人的富貴與權勢。
行至宴客廳堂,更是金碧輝煌。金絲楠木桌椅散發著幽微的光澤,桌上器皿皆為金銀所制,在燭光下璀璨奪目。
周延儒笑呵呵的迎接兩人,一番寒暄之後,馬上就領兩人去了飯廳。
待三人坐定,佳餚美饌如流水般呈上桌來。
珍饈滿席,有烤得金黃酥脆的乳豬,皮脆肉嫩,香氣四溢,清蒸的松江鱸魚,肉質鮮嫩,入口即化,彷彿凝脂。
還有各種特色美食,經特殊烹製,豐腴肥美,風味獨特。
各類山珍海味,或燴或炒,或蒸或煮,五顏六色擺滿一桌。
周延儒率先舉杯,笑容滿面:“景泉、彥演,此次能得陛下重託共商保寧府之事,實乃你我之榮幸”。
“來,先飲此杯,我們先為彥演接風”,言罷,一飲而盡。
梁廷棟字景泉,洪承疇字彥演號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