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廷棟不慌不忙的說道,“即使要開戰,也是在幾個月後,不如讓他們加緊剿匪,然後再抽調出來”。
周延儒微微頷首,表示認可,但臉上仍帶著些許憂慮:“嗯,這法子倒也可行,只是那兩三萬兵力著實不算多呀”。
“兩位,你們可有其他良策?”,他注視著兩人,期待著更多的建議。
這時,梁廷棟站出來說道:“首輔大人,您莫忘了,永寧那邊尚有幾萬雄兵呢!再加上貴州的兵馬,他們常年與奢安兩家浴血奮戰,其戰鬥力定然不容小覷”。
然而,周延儒卻不停地擺手搖頭道:“萬萬不可啊!保寧府固然是心頭大患,但奢安兩家又豈是善茬兒?陛下斷不會應允如此行事的”。
梁廷棟見狀,連忙向周延儒拱手施禮,進言道:“首輔大人,咱們不妨這般跟陛下稟報,待到剿滅保寧府之後,索性趁熱打鐵,一鼓作氣派出大軍圍剿奢安那幫叛匪”。
“如此一來,豈不是一箭雙鵰之計?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地調遣四川、貴州之軍前來增援,又可一次性徹底清除西南之亂,從此高枕無憂”。
他越說越興奮,繼續補充道:“只要此計一成,陛下必然龍顏大悅,西南之大患既除,我大明便可騰出雙手,集中精力應對其他事務”。
“而且,此番征戰亦可當作一次絕佳的練兵之機,讓我朝將士得到充分錘鍊,日後必能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周延儒皺起了眉頭,仔細的盤算著這個計劃的可行性,他要把自己的責任降低一點,一旦戰敗,他就麻煩了。
過了許久,周廷睿方才緩緩地點了點頭,輕聲說道:“嗯,如此說來倒也未嘗不可”。
“據老夫所知,江南一帶起碼能夠調動十萬之眾,其中精銳之士定然不少於三萬”。
聽到此言,洪承疇雙眼猛地一亮,急忙拱手施禮道:“首輔大人所言極是!下官突然想到,這保寧府尚有一支實力不俗的水軍”。
“只是不知可否從福建再調遣一支水軍前來支援?若能得此助力,想必勝算又會增添不少啊”。
“自然可以”,周延儒毫不猶豫地頷首應道,“江南方面對於獲取那些珍貴配方可是覬覦已久”。
“只要他們如願以償,出兵出錢都沒有問題,老夫估計,鄭芝龍那裡也會派一些人來”。
他這番話語確實不假,江南之地不僅手工業極為昌盛,其海運貿易亦是繁榮異常。
那些精美的手工藝品以及稀有的物品一經運往海外,即刻便能換來大量白花花的銀兩。
正因如此,江南地區對此事表現得尤為積極主動,無論是出兵還是出資,他們皆毫不吝嗇。
而此次針對保寧府之事,更是由他們率先發起串聯。
周延儒見兩人不再言語,輕輕擺了擺手,“好了,目前有這些兵力和資源應當已足夠應對局勢”。
“景泉啊,接下來便煩請你依照此計撰寫一份詳細的奏摺,待完成後,你我三人一同入宮面聖,向聖上稟明此事”。
梁廷棟馬上答應,他是兵部尚書,調兵遣將的事情本來就是他份內之事,但是他現在的權力可是沒有多少。
主要原因是,崇禎時期的兵部尚書處境艱難。
一是,當時內有農民起義,外有後金威脅。崇禎性格多疑,頻繁換人,十七年換了十七個兵部尚書。
二是,朝廷黨爭激烈,兵部尚書易被捲入,工作受阻,而且軍事資源匱乏,軍隊缺餉少裝備。
再加上崇禎急於看到成果,一旦戰事不利,兵部尚書就成替罪羊,例如王洽就因戰敗被下獄,重重困難導致這個職位責任重卻極難擔當。
梁廷棟也是一個有野心的,為了成為名副其實的兵部尚書,即使知道周延儒沒有安好心,他也認了。
諸事已定,梁廷棟和洪承疇兩人就連忙告辭,今晚已經在這裡待了很長時間。
要是傳了出去,即使皇帝不怪罪,還是有些不好影響的,再有什麼事情,就可以去紫薇閣討論了。
三日後,計劃書終於出爐,周廷睿帶著兩人一起急匆匆的進宮面聖。
很快,他們就得到了崇禎的接見,山呼萬歲之後,周延儒就把奏摺給呈了上去。
崇禎接過摺子,仔細的看了起來,一邊看還一邊點頭,顯然非常認可,能夠調動這麼多兵馬,還不為糧草擔心,由不得他不高興。
“此策甚善,朕心甚慰”,崇禎看完之後金口開啟,聲震殿堂。
周延儒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