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兵引領孫策至轅門之外。抵達時,孫策眼前豁然開朗,只見一位身姿挺拔、氣度超凡的青年矗立於門前。其眉宇間透露出英氣,眼中閃爍著智慧之光。此人正是孫策兒時的摯友——周瑜。
周瑜身著一襲淡雅長袍,腰間佩帶著一柄精緻長劍,面容俊朗,鼻樑高挺,嘴角掛著一抹溫文爾雅的笑容,宛如春日暖陽,令人心生親近。若要論及能與周瑜比肩的氣度風采,恐怕唯有虎牢關前那位蓄鬚的袁紹了。
孫策見狀,心中大喜,連忙上前幾步,高聲笑道:“公瑾,別來無恙?”周瑜亦是笑容滿面,拱手回禮道:“伯符兄,久違了!”兩人寒暄之際,彷彿時光倒流,重現了那段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
一番敘舊後,孫策熱情地將周瑜請入營帳。帳內陳設簡樸而不失威嚴,燭火搖曳,映照出兩人堅毅的臉龐。孫策親自為周瑜斟茶,兩人相對而坐,繼續暢談各自這些年來的經歷與抱負。營外的喧囂似乎與他們無關,此刻,只有友情與理想在帳篷內迴盪,溫暖而堅定。
周瑜的到來,一掃孫策心中的陰霾。孫策深知這位兒時玩伴的才華。談及眼下局勢,孫策憂心忡忡道:“公瑾,我心甚憂。我渴望光耀門楣,為父報仇,卻身陷袁術麾下,難以施展抱負。沒有自己的基業,又剛敗於張固之手,真覺前途渺茫。”
周瑜沉穩地回應:“伯符,切勿消沉。勝敗乃兵家常事,一次挫敗不能決定我們的未來。袁術雖為你當前之主,但天下局勢瞬息萬變,我們的機會總會到來。”
孫策嘆氣道:“可我如今寄人籬下,如何能有作為?”
周瑜微笑著起身,為孫策添茶後說道:“伯符,難道你忘了我們曾經的誓言?要在這亂世中闖出一番事業,豈能輕易言敗?袁術雖強,但我們亦有機會。但他並非真誠相待,您何不借此契機,擺脫袁術的桎梏,暗中積聚力量,靜候良機?”孫策聞言,眼中閃過一抹光芒,問道:“你是說……”
周瑜微微點頭,答道:“正是如此。我們應充分利用袁術的資源,而不受其牽制。您的舅父吳景現任丹陽太守,何不率兵前往丹陽?”
“丹陽郡可作為我們的根基之地,暗中招募賢才,訓練兵馬,同時尋求盟友,共同抵禦強敵。待時機成熟,奪取吳郡,攻佔會稽,攻打豫章。如此大業何愁不成?”
“至於伯符此次對戰張固的敗北,僅是暫時的挫折。張固此人,早在討伐董卓之時便已聲名鵲起。伯符切勿輕視於他!”孫策點頭贊同道:“確實,是我過於輕敵了。”
周瑜起身分析道:“在來此之前,我已對局勢進行了細緻觀察。以我觀之若張固為常人,定會在袁術大舉進攻廬江郡時,搶佔丹陽郡。然而,張固卻視袁術的六萬大軍如無物,反而去深陷廬江郡的泥潭。這表明他身邊必有高人相助。”
孫策疑惑道“哦∽公瑾此言何意?在我看來,張固最應該做的不是攻打丹陽郡嗎?”
周瑜笑道“伯符此言差矣。張固參與廬江郡之事,反而是招妙棋,對他反而是最有利的。而且,由此可見,張固已將江南四郡視為囊中之物,足見其自信滿滿。”
“然而,如此信心滿滿,這卻為伯符提供了可乘之機。您的舅父吳景在丹陽剛擊敗周昕,兵力尚弱;而伯符雖敗,但仍擁有六千人馬。”
周瑜起身踱步微笑,繼續說道:“只要伯符率兵前往丹陽,與舅父吳景和堂兄孫賁會合,不僅兵力便可達到一萬餘人。而且自此不必再受制於人!只要精心治理丹陽郡,操練兵馬,未來與張固再次交鋒,未必不能戰勝他。”
“屆時,我們向南可奪取江東三郡,向北再吞併張固的江北三郡。掌握揚州、淮河之地後,便可西征劉表,報仇雪恨!只要我們策略得當,定能重振旗鼓。”
孫策憂慮道:“公瑾此計雖妙,但我若帶著袁術的兵馬脫離他,定會招致他的仇視,甚至發兵攻我。如此一來,強敵環伺,如何壯大?”
周瑜笑道:“我們可以藉口會稽劉繇攻打富春的家人,請求袁術將六千人馬借給伯符。就像先父在世時一樣,名義上仍尊袁術為主。但這樣做,必須用袁術無法拒絕的寶物與他交換。就看伯符是否捨得了!”
孫策緩緩站起,輕輕解下披掛在身上的華麗戰袍,從中掏出一個顯得鼓鼓囊囊的錦囊,問道:“公瑾所提及的,莫非便是這錦囊中的物品?”
周瑜微笑著點頭確認:“正是此物。伯符,你可願意將此物贈予袁術?”
孫策聞言,神色略顯遲疑,緩緩說道:“先父曾為此物付出生命的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