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聞聽此言,略作思忖,而後說道:“此計可行。九江郡毗鄰廣陵,地處江北,為揚州人口密集之地,與廬江郡、丹陽郡共同構成了揚州的精華所在。若能取得此三地,則揚州已然在握。”
張固聞言,愈發信心滿滿,繼續說道:“那揚州刺史陳溫的治所位於廬江,而廬江太守陸康出身吳郡陸家,雖為一方豪族,卻也不足為懼。吳郡太守許貢,更是出身豪強,且聽聞他與境內的山賊土匪嚴白虎勾結在一起,橫行鄉里,為非作歹。這兩地嘛,大可留待日後解決。”
“至於會稽與豫章兩郡,山越之賊猖獗,需要徐徐圖之。那會稽郡太守劉繇,雖為漢室宗親,卻是個無能之輩。豫章郡太守諸葛玄嘛,此人倒是有些棘手。”
郭嘉聞言,不禁眉頭微皺,疑惑地問道:“主公,諸葛玄有何難辦之處?此人我略知一二,乃是琅琊諸葛氏之後,士族出身,又是泰山郡丞諸葛珪之弟,不過一介書生罷了。”
張固聞言,哈哈大笑,故作神秘地說道:“此事嘛,日後再與奉孝詳談吧,哈哈。”實則心中暗自思量:這諸葛玄可是諸葛丞相的叔叔啊,我能告訴你我眼饞那個現在才十歲的小神童嗎?那諸葛家,諸葛亮、諸葛瑾兩兄弟,未來一個是蜀國的丞相,一個是吳國的大將軍。若想將這兩人納入麾下,那諸葛玄可是不能得罪的,只能拉攏啊。
張固見氣氛稍顯凝重,便岔開話題說道:“我意先一邊訓練水師,一邊謀取徐州。廣陵郡本就隸屬於徐州,如今已在我手,只待時機成熟,便可揮師北上,取彭城、下邳、琅琊、東海四郡,進而掌控整個徐州。”
“隨後,我再圖取荊州、益州、交州三地。待這三州平定之後,北方想必也已決出勝負。到那時,便是我們與北方霸主一決雌雄的時刻了!”
郭嘉聞言,深知張固之志不在小,便說道:“我深知主公為何不在北方圖謀發展。北方雖富饒,但主公既無世家支援,又非出身世家大族,想要在北方立足,確實難如登天。”
張固聞言,不禁長嘆一聲,感慨道:“是啊,而且我還有意打壓世家。你看那河北袁紹,雖僅有一郡之地,但投奔他的人卻絡繹不絕。再看那曹操曹孟德,有豫州衛家的大力支援,衛家乃是大將軍衛青之後,頂級世家。聽說潁川士族也要投向他。這一次討董之戰,衛家更是出資過億。我看這北方之主,就要在曹操和袁紹之間決出了。”
張固深知,沒有世家支援的人想要在北方殺出一條血路,簡直是難上加難。劉備不也曾努力過嗎?然而,哪怕他兩次坐擁一州之地,沒有世家大族的支援,最終也是功敗垂成。雖然他曾有潁川陳氏的陳群輔佐,徐州陳圭、陳登父子也曾投資於他,但卻未能助他坐穩徐州。
那陳群雖是個內政高手,但終因缺乏軍事才能而離去;陳圭、陳登父子更是牆頭草,隨風倒。真正想幫劉備的,只有東海糜家。然而,糜家畢竟只是豪族,出錢可以,但要想指望他們出頂級人才,卻是難上加難。陳群在劉備失敗後,立刻投奔曹操;陳圭、陳登父子也投降了曹操。只有糜家迅速衰敗,跟隨劉備流亡荊州……
郭嘉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道:“既然如此,在下便已明瞭主公心中的宏圖大志。那麼,嘉便為主公精心籌謀一番。眼下雖仍在討伐董卓的征途之上,但料想這聯軍分崩離析之日,也已為期不遠矣。”
張固聞言,身軀不由自主地挺直了幾分,眼中閃爍著熠熠神采。身為穿越者的他,深知歷史的車輪即將碾過怎樣的軌跡。董卓即將遷都長安,在那遙遠而陌生的土地上,他最終迎來了自己的末日。而聯軍,在董卓的遷都之後,便如一盤散沙,各自為政。郭嘉雖不能預知未來,卻能洞察人心,料事如神,這份才智,實在令人歎為觀止。
郭嘉接著說道:“此番討伐董卓,若只知一味強攻汜水關,必致傷亡慘重,聯軍內部亦將怨聲載道。袁紹欲穩坐盟主之位,必須另闢蹊徑。倘若我乃袁紹之謀士,定會勸其分兵攻打河內!”
張固眉頭微皺,疑惑地問道:“河內郡?難道是打算繞過汜水關嗎?”郭嘉輕輕點頭,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意:“正是河內郡,此地地處大河以北,攻打河內,便可繞過汜水關,南渡大河,直取孟津,從而威脅洛陽。屆時,董卓必會倉皇撤退。再者,河內郡現有白波軍肆虐,董卓雖已招攬楊奉,分化了白波軍的一部分力量,但郭太、李樂、胡才等人仍在。若袁紹能將其招攬,想必四世三公的名頭,還是頗具號召力的。”
張固聞言,心中不禁暗暗稱奇,卻又忍不住問道:“若是真如奉孝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