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方的攻勢,更是讓黃蓋和陳武難以突破他那堅不可摧的防線。
戰馬在激烈的交鋒中不時互相踢踏,馬蹄落地時發出的沉悶巨響如同驚雷一般,震得人耳膜生疼。雙方的騎士們有的揮舞著鋒利的長刀,狠狠地朝著對手猛劈過去;有的則高舉厚重的盾牌,拼命抵禦著來自敵方的攻擊。生與死的較量就在這一剎那間達到了白熱化的高潮。
再看孫策軍中的騎兵部隊,他們雖然士氣高昂,但由於僅僅經過了短時間的訓練,無論是馬術還是作戰技巧都略顯生疏。
相比之下,張固麾下的騎兵則要老練得多。這些士兵早已歷經無數次殘酷的大戰洗禮,而且他們的裝備也更為精良——半數以上的騎兵都身穿著堅固的鎧甲,防護能力遠超孫策軍。
雙方騎兵的戰鬥力存在顯著差異。在一次交鋒過後,張固的騎兵有一百餘人落馬。而黃蓋一方,自箭雨開始便損失慘重,至今已折損三百餘人。戰場上,不少無主戰馬在一旁搖尾嘶鳴,顯得格外淒涼。
隨著一聲吶喊,錯馬而過的兩軍再次掉頭衝鋒。慘烈的激戰又要上演一輪。若沒有一方逃跑,這樣的騎兵對沖要等到一方全部落馬才會停止……
眼見著騎兵部隊遭受壓制,朱然麾下計程車兵亦被虎衛軍步步緊逼,節節敗退。孫策見狀,終是按捺不住,對劉繇疾聲道:“劉太守!此刻若再不採取行動,我們將一敗塗地!請速遣您麾下的勇將與士兵上前增援!”
劉繇聞言,微微頷首,隨即轉向樊能和丁修,命令道:“你二人即刻率領三千兵馬,投入戰鬥!務必全力以赴,擊潰敵軍!”
二人領命,迅速離去。回想起上次戰役,因輕敵之故,劉繇所率的五千兵馬折損近半。此番,他已傾盡所有兵力,全力以赴。
與此同時,孫策悄然避開眾人,召來周瑜,低聲言道:“義公,你的射術冠絕我軍!觀此戰局,敗象已顯,且宛陵尚有張固的一萬大軍虎視眈眈。該如何是好?”
韓當聞言,眉頭緊鎖,道:“主公,如此看來,丹陽恐已……”
孫策面色凝重地緩緩點了點頭,沉聲道:“沒錯,正是如此。若丹陽失守,我們必須要未雨綢繆,提前籌劃好退路才行。”
孫策眯起雙眸,眼中閃過一絲寒光,接著說道:“至於那劉繇,不過是個懦弱無能之人。待會若戰場局勢陷入混亂之際,義公!你便可趁機用暗箭將其除去。”
韓當聞聽此言,不禁驚愕得瞪大了眼睛,滿臉都是難以置信之色。他猶豫再三,最終還是忍不住開口問道:“主公,這般做法是否有些不太光明磊落?畢竟這等行徑有失君子之風啊......”
孫策猛地抬起手來,用力一揮,直接打斷了韓當的話語,急切地說道:“義公,當下局勢緊迫,為了謀求一線生機,我們不得不早作打算!咱們暫且藉著盟友的名義行事,只要劉繇在戰場喪命,我們就能順理成章地扛起為他報仇雪恨的大旗,撤往會稽,然後名正言順地接手他的地盤,以此作為根基圖謀重振旗鼓。這其中的深意,你可否領會?”
話音剛落,孫策眼中閃過一絲溫情,語氣也變得柔和起來,繼續說道:“義公,想當年你和公覆、德謀三位將軍,很早就開始跟隨我的父親南征北戰,馳騁沙場。對於我來說,你們就像是我的叔父一樣。現今丹陽已經不可守,而父親的血海深仇尚未得報,如果不能打敗張固,奪取揚州,我又有何能力去向那劉表討還血債?所以懇請義公能夠伸出援手,助我一臂之力!”
當聽到孫策提起孫堅,韓當原本堅毅的面龐瞬間黯淡下來,眼眶微微泛紅,他壓低聲音緩緩回應道:“主公既有吩咐,韓當怎敢不遵命照辦?您說的話,屬下都會牢記在心,不敢有絲毫遺忘。”
看到韓當如此表態,孫策臉上露出欣慰之色,輕輕點了點頭,說道:“既然如此,那就有勞義公了。不過一定要記住,這件事情至關重要,務必做到嚴守秘密,絕不能走漏半點訊息出去。”
韓當聽完之後,表情嚴肅,重重地點了點頭,表示自己已然明瞭此事的嚴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