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於當夜於長安所發生之事,張固並未有所耳聞。直至連環計策的成效顯現,除張固之外,天下各路諸侯皆為之驚愕,繼而轉為狂喜。
畢竟,在當今之世,董卓憑藉其佔據關中、掌控天子的權勢,已然成為諸侯之首。
與此同時,另有一重大事件震撼朝野。青州黃巾軍攻陷兗州,並斬殺了兗州刺史劉岱,令兗州上下惶恐不安。而身為十八路諸侯之一的劉岱,也退出爭霸行列。
在此背景下,東郡太守袁遺與濟北相鮑信共同舉薦曹操出任兗州牧。曹操藉此契機進入兗州,並迅速與鮑信聯軍在壽張,即張固的故鄉,對青州黃巾軍展開了激烈的阻擊戰。黃巾軍歷經戰火,士兵勇猛善戰,不幸之中,鮑信在戰場上戰死,十八路諸侯又一人退出爭霸行列。
曹操則親自率領將士衝鋒陷陣,以無畏的勇氣和堅定的信念激勵士兵。經過晝夜不息的鏖戰,他們終於將青州黃巾軍驅逐出壽張。隨後,曹操繼續率軍追擊,在濟北地區將青州黃巾軍徹底擊潰。
黃巾軍無奈投降,曹操俘獲降兵三十餘萬,男女百姓百餘萬。他從中挑選出青州黃巾軍的精銳之士,組建了一支新的軍隊,命名為“青州兵”。從此,曹操的實力得到了極大的增強,並緊隨袁紹之後,成功佔據了一州之地。
在曹操成功佔領兗州之後,袁紹與公孫瓚亦著手籌備彼此間的戰役,局勢驟然緊張。
曹操在兗州大捷的訊息迅速傳播開來,緊接著,袁紹與公孫瓚的戰爭陰雲密佈,大戰似乎隨時可能爆發。
某日,張固正在府中審閱張紘呈送的文書之際,郭嘉身著一襲青色衣衫,步伐急促地步入,其後緊隨一位面容清瘦、目光如炬的青年。
兩人步入議事大廳,郭嘉面帶微笑,對正在沉思的張固介紹道:“主公,這位是嘉的摯友劉曄,字子揚,才思敏捷,嘉特此引薦,願子揚能為主公效力。”
(按正史劉曄公元179年出生,此時年僅十四。按三國演義此時劉曄被郭嘉引薦給曹操。此處遵循《三國演義》的設定。提前讓劉曄出場。)
張固審視著。劉曄,字子揚,乃淮南成惪人,光武帝劉秀後裔,阜陵王劉延之後。他深知歷史中的劉曄乃曹魏重要謀士,曾在官渡之戰中為曹操改良霹靂車立下功勞。
郭嘉言罷,轉向劉曄,目光中充滿期待:“子揚,這位便是我家主公張固,廬江郡的局勢,便由你向主公詳細闡述。”言罷,他緩緩展開一幅地圖,廬江郡的地形地貌清晰可見,議事廳內的氣氛瞬間變得嚴肅而緊張。
劉曄拱手行禮:“劉曄特來拜見主公!”張固起身扶起劉曄,說道:“子揚無需多禮。奉孝已向我提及,你來自廬江。”
劉曄點頭確認:“正是,曄從廬江而來。目前廬江郡正面臨大軍壓境,形勢異常嚴峻。袁術親自率領紀靈、劉勳、孫策等人,共計六萬大軍,分三路進攻廬江。”
張固冷哼一聲:“六萬人?袁術真是野心勃勃!廬江郡現在的狀況如何?”
郭嘉補充道:“袁術麾下南陽郡與汝南郡合計人口超過四百五十萬,他討伐董卓歸來後已擁有十萬兵馬,如今更是大肆招募,麾下兵馬已逾二十萬。”
張固聞言,不禁暗自感嘆:同樣是兩郡之地,自己麾下人口僅九十萬,而袁術竟有四百五十萬之眾,郡與郡之間的人口差距實在懸殊! 張固邀請劉曄與郭嘉就座,自己亦於案後端坐。劉曄施禮後言道:“陳溫已調集兵力,龜縮於舒縣,廬江郡西北之地已落入袁術之手。舒縣城內緊急招募兵馬萬餘,同時,陳溫派遣陸康向劉表求援,劉表則命江夏太守黃祖率兵一萬進駐廬江居巢,與舒縣形成相互支援之勢。”
張固依據劉曄所述,在輿圖上一一比對,點頭稱道:“看來袁術此次是志在必得廬江郡了。我們還是先請子敬與子綱前來,共同商議一下對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