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何不考慮與這兩位潛在的盟友建立聯絡,反而有意疏遠乃至攻擊他們呢?”孫策聞言,頓時豁然開朗:“我明白了!公瑾之意,是主張我們與劉繇、許貢結盟?”
周瑜點頭笑道:“正是如此,伯符理解得極快。當前,我們應首要考慮與許貢、劉繇結成聯盟。一旦張固進犯,我們便可邀請他們共同禦敵。若能一舉挫敗張固,短時間內張固將無力再犯江東。屆時,伯符便可乘勝追擊,逐一平定江東各郡,進而揮師北伐張固,豈不是更為穩妥?”
孫策聞言,爽朗大笑,對周瑜的智謀表示由衷的欽佩:“公瑾智略超群,實在令人佩服!那麼,關於聯絡許貢、劉繇的事宜……”周瑜胸有成竹地笑道:“此事交由我處理,明日我便啟程,前往聯絡他們。”言罷,二人相視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
在周瑜與孫策籌劃之際,張固與郭嘉、劉曄三位亦正就丹陽郡戰事進行深入探討。
張固率先發言:“奉孝、子揚,我意於秋收之後,揮師丹陽,二位以為如何?”
郭嘉聞言,沉思片刻後答道:“主公,就丹陽之戰而言,嘉以為可行。然則,主公此番計劃出動多少兵馬?”
張固道:“奉孝,袁術那邊,我料其短期內無暇南顧。加之子敬處有兵馬六千,叔父在壽春亦屯兵六千,兩地可遙相呼應。因此,我欲多帶兵馬出征。若戰事順利,則可順勢南下,直取會稽與吳郡。”
“至於兵馬數目,目前南面可調集一萬,其中水軍六千,步軍四千。再從陰陵調集屯田兵四千,廣陵縣五千兵馬中出動三千,舒縣騎兵一千。待典韋、徐晃二人剿匪歸來,其兩千剿匪軍咱們帶走,俘虜交由子敬處置。如此算來,共計兩萬兵馬,此乃我短期內所能調集之全部力量。至於將領,擬帶典韋、徐晃、趙雲、蔣欽、周泰五人。奉孝與子揚則隨軍參贊軍機。”
郭嘉聞言,微微頷首:“如此部署,兵馬較之孫策多出萬人。然則,獅子搏兔亦需全力。加之今年主公屯田糧草豐收,物資充足,此戰可行。”
劉曄繼續說道:“主公,派遣大軍出征確實是一個可行的方案。然而,這樣做是否會對劉繇和許貢構成過大的壓力?若他們因此選擇聯合孫策共同對抗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呢?”言罷,他面帶憂慮地望向張固。
張固聞言,不禁微微皺眉,低頭陷入了沉思。此時,郭嘉見狀,連忙上前勸慰道:“主公請勿憂慮。依我之見,您身為揚州刺史,本身已對劉繇和許貢構成了巨大的無形壓力。再者,孫策麾下有一位智謀出眾的謀士周瑜,他善於籌劃。若我身處周瑜之位,亦會設法協助孫策聯合這兩人。但即便局勢如此發展,我們也無需畏懼。不如藉此機會,一鼓作氣,一戰而定揚州大勢,將他們三人一舉擊潰,從而順利收復整個揚州。”
郭嘉的話語慷慨激昂,充滿信心。張固聽後,緩緩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決然,朗聲道:“奉孝所言極是!事已至此,無需再過多猶豫。讓我們直接出兵迎敵,將這三股勢力全部擊敗,將揚州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劉曄啟稟道:“主公,鑑於此次出動兩萬大軍征戰,不宜集中一路行進。因此,在下提議分兵三路進行攻擊。具體而言,廣陵郡的兵馬可單獨組成一路,自丹陽郡北部進發,直取宛陵。
“南路亦應分出一路兵馬,攻打涇縣,進而逼近宛陵。而主公則可親自率領一路大軍,從蕪湖出發,同樣直指宛陵。南北兩路的兵力無需過多,主要目的是迫使孫策分散其兵力。”
“一旦孫策分兵,主公的大軍便能較為輕鬆地抵達宛陵。主公抵達後,憑藉回回炮的威力,只要圍住宛陵,宛陵必不可久持。”
張固聞言點頭贊同,說道:“子揚的策略極為高明,我們就按此計劃執行。奉孝,你覺得如何?”
郭嘉微笑著回應:“主公,子揚的策略確實可行。不過,主公也知道,我習慣於從敵人的角度思考問題,以便更好地彌補我們的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