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糧道(1 / 2)

在六安古城,自張固與孫策激戰並陷入僵持局面以來,城中的氛圍愈發緊張。一日,張固與謀士郭嘉並肩漫步於城牆之上,審視著周遭的局勢。

張固沉聲道:“奉孝,我等是否應加速推進,儘早擊潰孫策之軍?畢竟,舒縣與六安相距甚遠,若陳溫在舒縣無法抵禦袁術的進攻,一旦袁術攻破舒縣,黃祖再行撤退,屆時,我軍恐將孤軍奮戰,對抗袁術大軍。”

郭嘉聞言,微微頷首,沉穩回應:“主公勿憂,舒縣已有斥候嚴密監視。自那次挫敗孫策以來,袁術大軍並未發起攻城之戰,想來當前局勢仍在我們的掌控之中。”

張固點頭,目光遠眺袁術軍營,只見營內主將旗幟已由“孫”字更換為“紀”字。他心中疑惑,對郭嘉道:“奉孝,有訊息稱孫策似乎返回了袁術軍中,而袁術則派遣紀靈領兵前來,這似乎表明他對孫策已失去信任。”

此時,典韋匆匆登上城牆,疾步至張固面前,急切稟報:“主公,子龍騎兵傳來急報,孫策率領約三千兵馬向南而去,已離開前方軍營。”

張固聞言,眉頭緊鎖,轉向郭嘉:“奉孝,袁術此舉何意?他剛為紀靈增兵四千,又任由孫策帶走三千兵馬,這豈非自相矛盾?也不像是疑兵之計啊。”

郭嘉面露凝重,未立即作答,而是蹲下身來,以石子在地上劃拉著,口中唸唸有詞。張固見狀,不禁笑道:“奉孝,你這是在做什麼?”

郭嘉突然站起身,神色堅定地說:“主公,但願是我算錯了。但如若無誤,您之前提出的速戰速決之策,需提前付諸實施!”

張固滿心疑惑:“奉孝,你究竟算出了什麼?”郭嘉皺眉答道:“主公,若袁術真對孫策失去信心,那他為何還要讓孫策與紀靈一同領兵前來,又任由孫策帶走三千兵馬?此舉實在不合常理。”

張固愣住,追問道:“奉孝此言何意?”郭嘉自語道:“因此,只能推測孫策帶走的是他本部經常率領的兵馬。他向南而去,究竟有何目的?莫非黃祖那邊有所動作?”面對是否繼續圍攻舒縣的抉擇,張固的思緒驟然明晰,他脫口而出:“丹陽郡!奉孝,莫非孫策已奔赴丹陽郡?”

郭嘉聞言,眉宇間浮現出一抹凝重,沉吟道:“主公,嘉亦有所預感。然而,袁術豈是寬厚之人?他竟遣三千兵馬助孫策前往丹陽,此舉無異於為孫策鋪設自立之路。倘若此行為孫策擅自決定,紀靈理應加以制止,為何未見阻攔?”

張固憶及《三國演義》中孫策以玉璽為質,向袁術借兵的情節,遂向郭嘉闡述:“奉孝,孫策手中握有孫堅遺留下的稀世之寶。倘若他將此寶獻予袁術,以袁術貪婪之性,斷難拒絕。”

郭嘉面露惑色,追問道:“即便是稀世之寶,又怎能抵得上三千精兵與一郡之廣?究竟是何等寶物,竟有如此威力?”

張固微微頷首,語帶肯定:“若是傳國玉璽,分量足矣。不錯,正是孫堅於洛陽所得之玉璽!彼時奉孝未在洛陽,隨後我等又急於返回廣陵,故而此事奉孝未曾知曉。”

郭嘉聞言,神色大變,驚呼道:“傳國玉璽?如此一來,一切便豁然開朗。看來,真正的變數不在廬江,而在丹陽。吾本以為智計無雙,卻未曾想聰明反被聰明誤。”

張固寬慰道:“此事非奉孝之過。然而,孫策此人非同許貢、劉繇之流,實乃勁敵。若讓他在丹陽站穩腳跟,後果不堪設想。因此,我們必須儘快攻取廬江郡!”

郭嘉聞言,點頭贊同:“主公所言極是,時不我待,不可再拖延!”

典韋搔了搔頭,說道:“主公,軍師,您指的是那日的那位年輕人嗎?在我看來,他似乎並無過人之處。”

張固神色凝重地回答:“毅材,人家能將傳國玉璽這樣的稀世之寶輕易贈予,這份胸襟,已超越其父。”

郭嘉並未理會典韋,只是在一旁陷入了沉思。片刻後,他開口言道:“主公,明日可率兵前往紀靈大營前挑戰。若紀靈應戰,憑我軍精銳之師,必能大敗於他。若他堅守不出,則可命子龍領兵向西掃蕩,襲擾袁術的糧道,以此逼迫紀靈出戰!”

張固聞言,點頭贊同:“好,就依奉孝之計行事。”

次日,張固率領全軍,傾巢而出。他身披銀甲,手持長槍,立於陣前,陽光下鎧甲閃耀,熠熠生輝。他高聲喊道:“紀靈匹夫,可敢出營與我一戰!”

聲音在空曠的戰場上回蕩,激起層層迴音。然而,紀靈大營內卻是一片死寂,唯有旗幟在風中獵獵作響,無人應答。紀靈隨袁術參加過討董之役,對於張固典韋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