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廷重建的工地,原本應該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此刻卻如同死水般寂靜。
零星幾個工人懶洋洋地倚著牆,手裡拿著的工具也彷彿成了擺設。
堆積如山的碎石瓦礫,彷彿在無聲地訴說著宮廷往日的繁華,如今卻成了滿目瘡痍的見證。
“怎麼回事?人都跑哪去了?”陶淵看著這蕭條的景象,眉頭緊鎖,一股不祥的預感湧上心頭。
李幽黛眉微蹙,環顧四周,敏銳地捕捉到空氣中瀰漫著一絲不同尋常的氛圍。
她輕聲道:“淵,你看那些工人,他們眼神躲閃,似乎有什麼難言之隱。”
陶淵順著李幽的目光看去,果然,那些工人在與他對視的瞬間,都迅速地低下了頭,彷彿在刻意迴避著什麼。
“我去問問。”陶淵說著,便走向一個看起來較為年長的工人。
“老丈,這工地上怎麼……”陶淵的話還沒說完,就被老丈慌亂地打斷:“這位大人,小的什麼都不知道,什麼都不知道啊!”
老丈的反應讓陶淵更加疑惑,他正要繼續追問,卻聽到身後傳來一陣陰陽怪氣的聲音:“喲,這不是咱們的陶侍衛嗎?怎麼,對這重建工作如此上心?”
說話的是宮廷傳統勢力族長,他身後跟著幾個保守派官員,臉上都掛著嘲諷的笑容。
“資源都被卡死了,你還指望這些人能幹活?真是天真!”資源管理者陰陽怪氣地補充道,一臉的幸災樂禍。
陶淵心中頓時明白了七八分,看來這背後是有人在故意阻撓重建工作。
他強壓著心中的怒火,冷冷地掃了眾人一眼,並沒有與其正面衝突。
“幽兒,我們走。”陶淵拉起李幽的手,轉身離開了工地。
這一舉動讓族長等人有些意外,他們原本以為陶淵會大發雷霆,甚至與他們發生爭執,卻沒想到他竟然如此平靜地離開了。
“族長,這小子葫蘆裡賣的什麼藥?”一個保守派官員不解地問道。
族長眯起眼睛,看著陶淵和李幽遠去的背影,心中暗道:“想玩暗度陳倉?我倒要看看你們能耍出什麼花樣!”
陶淵和李幽並沒有回宮,而是徑直出了城門,朝著城外的小路走去。
“淵,我們這是去哪?”李幽輕聲問道。
陶淵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神秘的微笑:“山不向我走來,我便向山走去。既然宮廷靠不住,那就去民間尋找希望。”
李幽看著陶淵堅定的眼神,心中充滿了信心,她緊緊握住陶淵的手,說道:“淵”
夜幕降臨,繁星點點,陶淵和李幽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只留下身後一串淡淡的足跡……
前方,等待他們的,又會是什麼呢?
陶淵和李幽來到距離京城最近的桃花鎮。
小鎮依山傍水,民風淳樸,一派祥和景象。
他們尋了一處茶館,一邊品茗,一邊觀察民情。
陶淵深知,要獲得民心,必須讓他們看到希望。
於是,他將宮廷重建後的美好藍圖徐徐道來,描繪出一幅安居樂業、繁榮昌盛的景象。
他口若懸河,激情澎湃,彷彿一位經驗老道的演說家,時不時還穿插一些網路熱梗,引得周圍的百姓鬨堂大笑。
“到時候,人人有房住,頓頓有肉吃,娶媳婦都不用愁!”陶淵拍著胸脯保證道。
百姓們聽得津津有味,眼中閃爍著希望的光芒。
一位老農激動地站了起來,說道:“這位大人,俺願意出力!俺別的不會,種地可是一把好手!”
有了第一個帶頭的,其他百姓也紛紛響應,表示願意貢獻自己的力量。
陶淵和李幽相視一笑,心中充滿了希望。
然而,好景不長。
傳統勢力族長得知民間的情況後,勃然大怒。
他派出手下,前往桃花鎮散佈謠言,說李幽是帶來災難的不祥之人,重建宮廷會觸怒神靈。
謠言就像野火一樣蔓延開來,原本熱情高漲的百姓們開始變得猶豫不決。
一些人甚至對李幽投來異樣的目光,竊竊私語。
李幽察覺到周圍氣氛的變化,心中有些不安。
她望向陶淵,卻見他依舊神色平靜,嘴角還掛著一絲自信的微笑。
“淵,他們……”
“別擔心,幽兒。”陶淵握住李幽的手,眼神堅定,“謠言止於智者。我們只需要……” 他湊近李幽耳邊,低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