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弟弟們,日後大明也會安穩許多。”
“你來說說,你對此策的理解?”
說著,他認真的看向朱標。
這是一場考較,此策日後必將會成為大明的長期國策。
若是後世君主,對此策理解不夠透徹......那卻是個大麻煩。
而朱標自然也是明白這一點,頓時是略一思索,神色一肅說道:“兒臣以為,要實行好此策,君主必定不能心軟。”
“日後對自己所生的兒子......也當實行此策。”
“但同時也要剛柔並濟,畢竟諸王是皇家子孫,不可過於苛待,平日裡也當頻加賞賜,保證其生活無憂,以安其心......”
結果話音落下,卻發現,朱元璋在那一臉無奈的望著自己。
他頓時一愣,小心說道:“兒臣說錯了?”
“你啊......”
朱元璋苦笑一聲,卻是嘆息道:“還是完全沒領略到此策精髓。”
“兒臣洗耳恭聽。”朱標連忙說道。
“其實也很簡單的......”
朱元璋無奈的解釋說道:“此策最妙之處,在於這是一個陽謀”
“沒錯,此策是在給諸王戴上枷鎖。”
“但自始至終,咱有逼迫他們戴上這枷鎖嗎?咱沒有啊。”
“而甘心戴上枷鎖的,又必定是那些懷有野心的藩王。”
“這那就是大明的不穩定因素,而現在他們有給自己開疆拓土的機會,自然會心甘情願的接受此策。”
“這是千古未有之陽謀,堪比那推恩令。”
“這,才是任以虛苦心設計此策的意義所在。”
“一邊給諸王放血,諸王還得甘心受奴役!”
聽完這些之後,朱標頓時愣住,跟著震驚道:“任以虛居然想的這麼多?”
“你還是太小看任以虛了......”
朱元璋無奈一笑說道:“能徹底解決藩王之禍的計策,豈有表面上那麼簡單。”
“你得細細體悟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