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esp;&esp;說著,她又想到什麼般,握緊沈玉嬌的手,老眼含淚:總歸千難萬難,也都苦盡甘來,再過不久,老爺夫人他們也要回來了。
&esp;&esp;沈玉嬌眸光輕閃,心裡嘆氣,嬤嬤啊。
&esp;&esp;我知道的。她輕輕道:嬤嬤回去歇息吧。
&esp;&esp;喬嬤嬤言盡於此,行禮退下。
&esp;&esp;行至次間,再次回首,見燈光下那靜坐的窈窕美人,心下忽的生出一陣悵然若失。
&esp;&esp;當年那個丁點大的小娃娃,終究是長大成人了,再不需要她個老婆子幫忙拿主意了。
&esp;&esp;十月一過,天氣就冷起來,秋衣穿不住,得換上襖子。
&esp;&esp;而沈玉嬌和裴瑕之間的相處,也達到了一種微妙的,既客氣又不算疏離的狀態。
&esp;&esp;除了偶爾在外宴飲應酬,裴瑕每日下值第一件事,便是來後院。
&esp;&esp;說是看孩子,但一抱著孩子就往沈玉嬌面前晃,沒話找話地聊。
&esp;&esp;用罷晚膳,沈玉嬌不開口留他,他便自己回書房過夜。
&esp;&esp;第二日一到傍晚,照常再來。
&esp;&esp;喬嬤嬤有心想勸,又不敢勸,只好憋著。
&esp;&esp;而沈玉嬌也不知自己與裴瑕這般不溫不火地耗著,能耗多久,但叫她開口留下裴瑕,她又清楚知道,她還沒死心。
&esp;&esp;她還存著一絲僥倖,想著萬一呢,萬一他肯鬆口了。
&esp;&esp;她既答應了謝無陵,總得再試一試,再堅持堅持。
&esp;&esp;隨著長安第一場鵝毛大雪紛紛揚揚地落下,日子也步入了十二月。
&esp;&esp;而夫妻間這份表面平和,也隨著沈家人和平安的抵京被打破。
&esp;&esp;【101】
&esp;&esp;【101】/
&esp;&esp;十二月底, 風饕雪虐,茫茫白雪將灞橋立著的那塊石碑都掩得幾乎看不見。
&esp;&esp;然這樣嚴寒冷冽,一行三輛馬車裡, 前兩輛都掀開了車簾, 開了窗。
&esp;&esp;冷風與雪花嘩啦啦灌進來,沈徽卻是滿臉歡喜:好啊, 瑞雪兆豐年,一家齊團圓,這雪下得好!
&esp;&esp;李氏從前最討厭下雪天, 如今見著這白茫茫的雪, 也含淚笑道:往年見慣了雪, 不覺有什麼。今日再瞧,當真是瓊枝碎玉, 好看得緊。
&esp;&esp;後一輛馬車因著有孩子, 只開了半扇窗。
&esp;&esp;沈光庭望著窗外雪景, 心頭也有萬千感觸, 卻不知該如何說起。
&esp;&esp;上月剛滿六歲的小女兒阿瑜鑽到他懷中, 探出個毛茸茸腦袋往外看:好大的雪呀!
&esp;&esp;兩歲多的小兒子阿瑾也學著姐姐,扒拉著父親的手臂:我也要看!爹爹,阿瑾要看!
&esp;&esp;你這皮猴子。沈光庭一把將兒子提溜起來:看吧。
&esp;&esp;阿瑾睜著黑溜溜大眼睛:天上下鵝毛了, 好多鵝毛哇!
&esp;&esp;笨弟弟。阿瑜糾正:這是雪。
&esp;&esp;阿瑾有認知時,已是在常年酷暑悶熱的嶺南, 嶺南終年不下雪,這物對他來說, 簡直新奇無比。
&esp;&esp;雪好像鵝毛呀。阿瑾伸手想去摸。
&esp;&esp;徐氏提醒道:別摸, 仔細著涼。
&esp;&esp;又低頭,看向坐在懷裡不言不語的小平安:平安要看嗎?
&esp;&esp;一歲半的小平安搖搖頭:姨姨, 風冷冷,不看。
&esp;&esp;徐氏溫柔摸了摸他的小腦袋:好,那我們平安繼續睡吧。
&esp;&esp;這孩子是他們回程,途徑金陵時接上的。
&esp;&esp;裴家負責接應的管事說,這孩子的父母於玉娘有恩,玉娘一路將他帶到了金陵。後來隨裴守真回長安時,念孩子年歲尚小,禁不起長途顛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