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的餘暉灑在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的斑駁牆壁上,洛璃和她的夥伴們懷著崇敬與感慨,結束了參觀之旅,沿著來時的路緩緩往回走。
這裡位置略顯偏僻,交錯縱橫的小路如同歷史的脈絡,蔓延向未知的遠方。
幸好有專門的嚮導為他們帶路,才不至於迷失在這略顯複雜的地形之中。
走著走著,洛璃的目光被幾個瘦小的身影吸引住了。
只見幾個十歲左右的小孩子穿梭在人群中,用稚嫩卻又堅定的聲音詢問著過往的行人是否需要嚮導服務。
他們的小臉被寒風吹得紅撲撲的,但那明亮的眼睛裡卻透著一種超越年齡的執著。
周圍的人們看著這些孩子,眼神裡大多帶著善意與憐惜,不少人紛紛伸出援手,或是給予一些物質上的幫助,或是耐心地和孩子們交談幾句。
洛璃心中滿是好奇,她的目光落在一個看起來年齡稍大一些的孩子身上,那孩子身形單薄,破舊的衣衫在風中輕輕飄動,但身姿卻挺得筆直。
洛璃輕輕走上前去,帶著溫和的笑容問道:“小同學,你們為什麼在這裡當嚮導呀?”
那孩子抬頭看了看洛璃,眼中閃過一絲猶豫,但很快就被一種坦然所取代。
他微微抿了抿嘴唇,緩緩開口說道:“姐姐,我們都是附近福利院的孩子。
我們的院長奶奶以前有四個兒子,在抗戰的時候,他們都義無反顧地參軍入伍了。”
說到這裡,孩子的眼神中流露出一絲崇敬與悲傷,他頓了頓,似乎在回憶著院長奶奶曾經講述的故事。
“抗戰結束後,奶奶聽說她的小兒子最後出現在這裡,就帶著全部的行李,滿懷希望地來找他。”
孩子抬起頭,望向遠方,彷彿能看到當年院長奶奶孤獨而堅定的身影。
“可是,找了很久很久,最後得到的卻是兒子們都戰死沙場的訊息。”
他的聲音有些哽咽,洛璃的心也隨之揪了起來。
“但是奶奶沒有被悲痛打倒,她選擇留在了這個離小兒子最後出現的地方很近的角落。
從那以後,她陸續收養了很多像我們這樣活不下去的孤兒,創辦了我們的孤兒院。”
孩子的臉上又重新浮現出一絲溫暖的笑意,那是對院長奶奶無盡的感激與敬愛。
洛璃靜靜地聽著,腦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現出一幅畫面: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在這片充滿回憶與傷痛的土地上,用她那瘦弱卻又無比堅強的身軀,為一個個無家可歸的孩子撐起了一片希望的天空。
她的眼神中滿是慈愛,看著孩子們在院子裡嬉笑玩耍,彷彿看到了自己兒子們的影子,那是一種對生命的延續,對未來的期許。
“那現在的院長呢?”洛璃輕聲問道。
孩子的眼神變得更加柔和,他回答道:“現在的院長媽媽也是奶奶收養的孤兒。院長媽媽一直很感激奶奶,對奶奶的感情特別深,所以就一直在奶奶身邊照顧她。奶奶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走的時候很安詳,就像睡著了一樣。院長媽媽就接過了奶奶的班,繼續照顧我們。”
這時,一陣寒風吹過,洛璃不禁打了個寒顫。她環顧四周,只見小路兩旁的樹木在風中搖曳,乾枯的樹枝發出“沙沙”的聲響,彷彿在訴說著過去的故事。
周圍的房屋看起來有些破舊,牆壁上還殘留著歲月的痕跡,但在這略顯蕭瑟的環境中,卻有著一種別樣的溫暖與生機。
那是孩子們的歡聲笑語,是他們努力生活的身影所帶來的。
“可是,我們福利院的生活並不容易。”孩子的臉上露出一絲無奈,他低下頭,看著自己那雙破舊的鞋子。
“很多被送到我們孤兒院的孩子都患有疾病,國家的撥款有限,我們的生活很拮据。”
他的拳頭微微握緊,似乎在暗暗發誓要改變這種現狀。
洛璃心中一陣酸楚,她看著這些堅強的孩子,心中湧起一股敬佩之情。
“所以你們就出來當嚮導,想自己補貼一下生活嗎?”
孩子抬起頭,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嗯,我們雖然年紀小,但也想為孤兒院出一份力。
我們不想總是依靠別人的幫助,我們想靠自己的雙手,讓我們的家變得更好。”
洛璃被孩子們的懂事深深打動了,她的眼眶有些溼潤。
她從包裡拿出一些錢,遞給孩子:“這是姐姐的一點心意,希望能對你們有所幫助。”
孩子連忙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