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現的那般。
曾有一位德高望重的禪師,他擁有兩隻水桶,其中一隻堪稱完美無瑕,毫無瑕疵可尋;而另一隻則不幸帶有一條細微的裂縫。每日清晨,禪師都會手提這兩隻水桶前往清澈見底的小河邊打水。那隻完美的水桶總能不負眾望,滿載著清冽甘甜的河水歸來,幾乎沒有一滴灑落;然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那只有裂縫的水桶每次都只能帶回半數左右的水量。
久而久之,這隻存在缺陷的水桶內心充滿了無盡的羞愧與深深的自責。終於,在某一天,它再也無法忍受這種痛苦,鼓足勇氣向禪師坦誠地懺悔道:“尊敬的禪師啊,請您原諒我的無能!由於這條可惡的裂縫,我每次都只能帶回半桶水,實在是愧對您對我的信任和期望。”
面對水桶誠懇的自白,禪師微微一笑,語重心長地說道:“孩子啊,其實我不僅不會責怪你,反而應該深深地感激你身上的那條裂縫呢。不信?你不妨回過頭去看一看。”
帶著滿心的疑惑,有裂縫的水桶緩緩轉過頭來,剎那間,它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原來,在它一路走來的那一側道路旁,竟是繁花似錦,五彩斑斕的花朵爭奇鬥豔,彷彿一片絢麗多彩的花海;反觀那隻完美無缺水桶經過的另一側道路,則顯得平淡無奇,毫無生氣可言。
這個簡單而又深刻的故事猶如一面鏡子,映照出我們現實生活中的種種情境。很多時候,我們不正像那只有裂縫的水桶嗎?過度執著於追求所謂的十全十美,將自己困在那個名為“滿分”的狹窄怪圈之中難以自拔。殊不知,正是那些被我們視為缺憾或不足的地方,或許才是引領我們走向獨特人生風景的關鍵所在。
到頭來,人們往往在匆忙前行的道路上,只顧著追逐所謂的目標和成就,卻忽略了沿途那些近在咫尺的美麗風景。與此同時,他們對自己也過於苛刻,總是期望能在每一件事情上都表現得盡善盡美,最終不僅錯過了身旁如詩如畫的美景,更虧待了那個在平凡生活中偶爾閃耀光芒的真實自我。
正如古人所云:“黃金無足色,白璧有微瑕。”世間萬物皆非十全十美,即使是珍貴無比的黃金與潔白無瑕的美玉,也難免會存在些許瑕疵。人亦是如此,沒有人能夠真正地做到完美無缺,不可能在所有事情上都取得滿分的成績。
既然如此,我們又何必執著於給自己設定一個無法企及的滿分之局呢?學會接受自身存在的缺陷與不足,接納那一道道或深或淺的裂縫吧!因為或許就在這些看似不完美的縫隙之中,正隱藏著希望之光得以照入的通道。
在巴克曼的小說《焦慮的人》裡,就講述了這樣一個引人深思的故事。某一天,一名窮兇極惡的劫匪突然闖入一家銀行,並劫持了包括扎拉在內的幾名人質。這位名叫扎拉的人質,已經年逾五十,是銀行業界備受矚目的精英人物,她在職場上一路順風順水,擁有一份令無數人豔羨不已的輝煌履歷。然而,儘管表面風光無限,她的內心深處卻始終被一種難以言喻的不快樂所籠罩。而這一切痛苦的根源,則要追溯到整整十年之前。
當時的扎拉,還僅僅只是銀行裡一名普普通通的小職員。在某個平常的工作日,一位神色焦慮、面容憔悴的中年男子匆匆忙忙地走進了銀行大廳。原來,這名男子由於投資失敗,導致血本無歸,眼下急需獲得一筆鉅額貸款來填補虧空、清償債務。而那天恰好輪到扎拉負責接待這位心急如焚的客戶。
那名男子面色蒼白如紙,嘴唇顫抖著向扎拉傾訴道:“如果我不能拿到這筆貸款,我的公司就徹底完了,我將會面臨破產!到那時,我拿什麼去養活我的兩個孩子啊?他們還那麼小……”說到這裡,男子的聲音已經帶上了哭腔,眼眶裡盈滿了淚水。
然而,扎拉雖然心有不忍,但作為一名銀行職員,她必須遵守銀行嚴格的風險規定。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她還是咬咬牙,硬下心腸拒絕了男子的貸款申請。
絕望的男子宛如行屍走肉一般,腳步踉蹌地回到家中。當他看到孩子們天真無邪的笑臉時,心中更是充滿了無盡的痛苦和無奈。終於,情緒徹底崩潰的他衝出家門,來到一座高高的橋上。望著橋下湍急的河水,男子毫不猶豫地縱身一躍,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當扎拉得知這個噩耗的時候,她整個人都呆住了。一種深深的自責瞬間湧上心頭,讓她幾乎無法呼吸。她不停地問自己:“如果當時我能夠再多給他一些關心和安慰,而不是冷冰冰地拒絕他,事情會不會變得不一樣呢?也許他就不會走上絕路……”
就這樣,在接下來的十年時間裡,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