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與愧疚。他回想起劉福生一路上對自己的照顧,哪怕受了那麼重的傷,還拼盡全力保護自己,帶自己來到這兒,眼淚忍不住奪眶而出。
就在這時,陳宇突然覺得眼前的景象似乎有了些變化,那些身穿麻衣的村民們雖然依舊神色哀傷,但看向他的眼神裡卻多了幾分溫和,彷彿在傳遞著什麼資訊。陳宇擦了擦眼淚,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勇氣,他想,劉福生叔肯定不希望自己就這麼被嚇走,他那麼努力地護著自己來到這兒,就是希望自己能完成支教的心願啊。
陳宇深吸一口氣,走到村民們中間,大聲說道:“各位鄉親們,我知道劉村長不在了,大家都很難過,我也很傷心。可我是劉村長帶來的,他一直希望我能在這兒教孩子們讀書,我不能辜負他的期望啊。我決定了,就在這兒紮根,把知識傳授給村裡的孩子們,讓咱們村子越來越好。”
村民們聽了陳宇的話,先是一愣,隨後臉上漸漸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一位老者走上前來,拍了拍陳宇的肩膀,聲音沙啞卻飽含深情地說:“孩子啊,你有這份心就好,劉村長泉下有知,也能安心了呀。咱們這村子窮,就盼著能有你這樣的文化人來教教娃們,以後啊,就辛苦你了。”
陳宇看著村民們那質樸又充滿期待的眼神,心裡一陣溫暖,他堅定地點點頭說:“大爺,您放心吧,我一定會盡力的。”
從那以後,陳宇就在這個山村住了下來,開始了他的支教生涯。他把自己所學的知識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孩子們,看著孩子們那一雙雙渴望知識的眼睛,陳宇覺得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而每當他路過村口,看到劉福生的遺照時,都會在心裡默默地說:“劉叔,謝謝您,我會好好在這兒待下去的,您放心吧。”
日子一天天過去,山村在陳宇的努力下,漸漸有了不一樣的變化,孩子們的歡聲笑語迴盪在山間,彷彿也在訴說著對未來的美好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