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皇宮敘舊之後,郭濤繼續自己做漢朝最大地產商的夢想。
郭濤先是派人四處勘察合適的土地。不久後,他看中了城郊一塊廣袤卻荒蕪的土地。郭濤找到當地官員,表明自己想要開發這塊土地的意圖,並拿出了自己精心繪製的規劃圖。這規劃圖裡有整齊的住宅區域,還有大片可供耕種的農田以及熱鬧的集市。
官員看到如此宏偉而實用的規劃,大為震驚,連忙上報給漢武帝。漢武帝聽聞後龍顏大悅,不僅大力支援郭濤的計劃,還下旨給予一定的人力物力協助。
郭濤帶著工人和農民們熱火朝天地幹了起來。他利用現代知識指導建築房屋,同時教導農民先進的耕種技術。隨著時間推移,這片土地逐漸變成了繁華之地。住宅區內百姓安居樂業,集市人來人往,農田也是一片豐收景象。而漢武帝也透過集市收到了大量的稅金,國家財力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郭濤按照這方式,在各個郡縣不斷尋覓合適的土地進行開發。每到一處,他都憑藉獨特的眼光選中潛力巨大的荒地或者老舊地段。當地的官員和百姓起初對他的一些新奇想法半信半疑,然而當一個個專案成功落成後,大家無不欽佩郭濤的才能。
郭濤並不滿足於此,他開始著手打造連線各城各地的交通要道。以石頭鋪就平坦寬闊的道路,路邊種樹遮蔭。這使得物資運輸更為便捷,貿易往來更加頻繁。隨著他的名聲越來越大,不少文人墨客也紛紛前來參觀他所打造的新興城鎮。
郭濤還設立了學府,聘請飽學之士講學,讓更多的孩子能夠接受教育。他的理念慢慢改變了漢朝人的生活習慣和思維方式。最終,郭濤成為了漢朝當之無愧的傳奇人物,他的名字被永遠銘記在漢朝發展的歷史長河之中,他所建立的模式一直延續下去,推動著漢朝走向更加繁榮昌盛的未來。
郭濤的名聲也因此傳遍整個漢朝,成為當之無愧的漢朝最大地產商,而且因為帶動了經濟發展,深受百姓愛戴。
這一天,郭濤像往常一樣,來到長安自己的豪宅,可是在豪宅門口遇到了一名道士。
道士看到郭濤過來,急忙喊道:“施主留步,貧道有話要跟你說”
郭濤心中一驚,但還是鎮定下來,問道:“道長有何事?”
只見那道士面色凝重地看著郭濤,緩聲道:“郭施主,之前我於貴國皇宮所言之事,今日再與您詳述一遍。”道士頓了頓,接著說道,“您乃是自未來穿越而來之人,但需切記,即便您有通天徹地之能,也萬不可妄圖更改此時代他人之命運。然而此次,您卻逆天而行,試圖改變霍去病將軍的命格。上天有感於此,已然降下責罰,三月之後,便是您大限之日,屆時您將會在這世間徹底消逝。”
聽聞此言,郭濤如遭雷擊,瞬間面無血色。他瞪大雙眼,難以置信地望著道士,嘴唇微微顫抖著,想要說些什麼卻又發不出聲音。好不容易回過神來,郭濤只覺得一股寒意從腳底直竄心頭,讓他渾身發冷。
要知道,他歷經千辛萬苦,方才在此地建立起屬於自己的一番事業。眼看著一切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如今卻被告知即將面臨死亡,這怎能不讓他心生不甘?郭濤緊咬雙唇,雙手不自覺地握緊成拳,指甲深深地陷入掌心之中,彷彿只有這樣才能稍稍緩解內心的恐懼和憤怒。
然而,郭濤並沒有讓情緒長時間左右自己,他深知時間緊迫且無力扭轉霍去病既定的命運軌跡。短暫的慌亂之後,他迅速恢復了鎮定和理智。
郭濤暗自思忖著:“既然無法改寫霍去病這位英雄的宿命,那麼我應當將精力集中於當下,利用所剩無幾的時光,儘可能多地為大漢王朝的黎民蒼生謀福祉。”這個念頭一旦產生,便如同一股強大的動力,驅使著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新城鎮的建設工作之中。
每日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向大地時,郭濤已然忙碌在施工現場。他親自指揮勞工們搬運石料、堆砌城牆,汗水浸溼了他的衣衫,但他毫不在意。不僅如此,郭濤還憑藉著自身淵博的知識以及多年積累的實踐經驗,對城鎮規劃提出了諸多建設性意見。他精心設計街道佈局,確保交通順暢;合理劃分割槽域,使得商業區、住宅區與農田區相互協調。
除了忙於城鎮硬體設施的建設外,郭濤更不忘將自己在農業、商業等領域的寶貴經驗整理成冊。每一個夜晚,當萬籟俱寂之時,他便坐在油燈下奮筆疾書。那些曾經親身經歷過的成功案例、摸索出來的獨特技巧以及深刻的行業見解,都被他一一記錄下來。他希望這些文字能夠成為後世之人的指南,幫助他們少走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