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戰前夕,緊張的氣氛瀰漫在空氣中,彷彿能聽到那即將爆發的雷霆之聲。每個人的神經都緊繃到了極致,他們的眼神堅定而銳利,充滿著鬥志和決心。
所有參戰者們都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他們緊握著手中的武器,身上的鎧甲閃爍著冷冽的光芒。戰士們肌肉賁張,力量在體內湧動,猶如一頭頭蓄勢待發的猛獸。
謀士們則在後方運籌帷幄,精心策劃著每一個戰術細節;魔法師們低聲吟唱著神秘的咒語,積聚著強大的魔力;弓箭手們搭箭上弦,瞄準著敵人可能出現的方向。
整個戰場陷入一片死寂,但這只是暴風雨前短暫的寧靜。一旦戰鬥打響,這片土地將會被鮮血染紅,喊殺聲、兵器相交聲將交織成一曲驚心動魄的交響曲。所有人都知道,這場大戰將會決定無數人的生死存亡,所以他們全都卯足了勁,準備迎接這場生死較量,大幹一場!
就在眾人都屏氣凝神、嚴陣以待,滿心以為即將要與敵人展開一場生死較量之際,緊張的氣氛彷彿凝固在了空氣中。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隨著遠處那隊人馬越來越近,大家驚訝地發現,這竟然是一場虛驚!
原來,對面疾馳而來的隊伍並非敵軍,而是在出發之前就由郭濤精心安排好前來接應他們的大漢軍隊。早在行動開始之前,心思縝密的郭濤就已經預見到可能會遇到各種突發情況,於是他果斷下令讓部下組織起一支足足有 100 人之多的精銳小隊。這支小隊不僅裝備精良,人人手持弩箭和鋒利無比的刀劍,而且為了不引人注目還特意換上了普通百姓的便裝,秘密潛伏在城外等待著郭濤等人的到來。
兩方人馬匯合以後,所有人都到了城外密林中大漢軍隊的臨時營帳。
東方羽向反叛軍介紹了自己,反叛軍的首領也介紹了自己。反抗軍首領將黃朝,是一名華夏漢族人。父母都是被匈奴擄獲而來的奴隸。因為父親是一名工匠,一輩子給匈奴人建造馬車,而母親則給匈奴養了一輩子的牛羊。
匈奴裡面的反叛軍主要以漢人、鮮卑人、朝鮮族為主,在匈奴人的統治下,蒙古族、女真族、和匈奴這些遊牧民族為上等民族,為匈奴的貴族。而漢族、鮮卑族、朝鮮族這些民族被稱為下等民族,是匈奴的奴隸,不僅沒有地位,更是沒有自己的牲畜和土地,只能經商,做生意或者為奴為婢,給上等民族打工。
而這樣的日子,簡直生不如狗!在匈奴的統治下,各族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他們遭受著殘酷的剝削和壓迫,每日辛勤勞作卻只能換來微薄的口糧。
匈奴的鐵騎無情地踐踏他們的家園,搶奪他們的財物。婦女和兒童常常成為被擄掠的物件,被販賣為奴,命運悲慘。男人們被迫服兵役,為匈奴的征戰賣命,稍有不從便會遭到嚴厲的懲罰,甚至失去生命。
人們生活在恐懼和絕望之中,不知道明天是否還能存活。飢餓、疾病和戰亂如影隨形,折磨著他們的身心。許多家庭支離破碎,親人間生死相隔。
然而,面對如此苦難,各族人民並沒有屈服。他們在黑暗中默默抗爭,心中懷揣著對自由和尊嚴的渴望。他們期待著有一天能夠擺脫匈奴的統治,重建自己的家園,過上平靜而幸福的生活。
這一刻,見到了久違的大漢軍隊,對於這幫久經壓迫的反抗軍來說,終於看到了希望。
雙方交流過後,一種同仇敵愾的情緒油然而生。反叛軍首領黃朝,握緊拳頭說:“我們再也不想受這種屈辱的壓迫了!”東方羽目光堅定地回應道:“我們一定會改變現狀。”
此時,黃朝站了起來,拿出一張羊皮地圖,上面標記著匈奴各處的兵力分佈以及重要據點。經過東方羽的核算,光是守城的軍隊就超過了3萬,外加城外駐守的騎兵5萬,以及周邊部落駐紮的2萬。按照目前東方羽的兵力8000人加上反叛軍2萬,遠遠不是匈奴右賢王的對手。
這個時候,郭濤想到了自己在華夏雄兵連特訓的時候,來自石家莊軍事學院的老師教授的自己圍點打援的辦法。既然自己不能從城內攻破他,那就從城外想辦法!
他指向一處山谷:“這裡易守難攻,如果我們能在這裡設伏,截斷他們運送物資的路線,就能削弱他們的實力。”眾人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於是,兩路人馬如鬼魅般迅速整合,他們身著與夜色融為一體的黑色服飾,彷彿與黑暗融為一體。每個人的動作都輕如羽毛,沒有發出一絲聲響。
他們趁著夜色的掩護,如幽靈般悄悄潛入那處山谷。腳步輕盈得如同風中之葉,不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