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撤冗員?
裁撤冗員,減輕朝廷國庫壓力,是革新變法的必經之路,或許也是革新變法之中最難的路。
傷害的不僅僅是這一批冗官的利益,更傷害了這批冗官背後的利益集團的利益。
縱觀各朝各代,但凡冗官已成沉痾難醫之疾,則王朝的壽命必定不久矣。
對於趙構來說,此時治理冗官,推行清流文官,正是大好時機,再晚下去則是積重難返。
如果革新變法成功,朕算不算有道明君?
趙構在心中問著自己這個問題。或許這個問題只能留給時間和後人來評判,自己能做的是怎麼讓黎明百姓不再流離失所,讓祖宗基業怎麼萬古長青。
歷朝歷代變法者千千萬萬,成功者甚少,失敗者居多,想要成就千古帝業就只能讓變法成功,一定不能失敗。
“朕看到吏治之法中選拔地方官吏亦是重點,不知地方官吏如何選拔,有何標準?”
趙構心中非常清楚,朝廷官員和朝政在官家眼皮底下,基本上是能夠看得見也摸得著。
而地方官員和地方事務則只能透過奏報來了解,中間環節極易弄虛作假,或許到自己手中的資訊已經是過濾了很多遍的,時效性和真實性很難分辨。
因此地方官員的選拔和任用對於此時的大宋來說非常重要,來不得半點的馬虎。
宋朝的地方行政制度分為路、州府軍監、縣三級,對應唐朝的道、州府、縣,也對應後世的省、市、縣。
因此宋朝的地方行政的層級還是比較合適的,有利於朝廷更好的控制地方行政。
只是各級對朝廷的態度和朝廷理解都不一樣,怎麼樣做到政令統一或許才是地方治理的最大難題。
一旦各級機構與朝廷能夠達到統一,朝廷各項制度和措施能夠不打折扣的在地方實施,那麼就意味著這個政權已經十分強大和穩固。
趙構與變法者要做的的最終目標就是如此。
“地方官員之選拔以知州為重點,標準乃是德才兼備,即對朝廷忠誠且有治理才能之官員,輔以考試最終勝出者方能脫穎而出。臣以為可將候任知州與知縣集中臨安,聆聽聖訓,教習以變法之策,講授其地方治理之法。以期更好的掌握地方治理與軍政民政之要義。”
李光的回答基本上涵蓋了地方官員什麼選取標準和什麼選擇辦法的問題。
路作為朝廷的派出機構,雖然有安撫使、轉運使等等官吏,但畢竟不是一級地方機構,且基本上聽從朝廷的調遣。
而知州作為承上啟下的一級行政機構,則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李光所說的以知州選拔為重點也是切中關鍵點。
“恭聽聖訓?朕如何講?講什麼?”
趙構對李光所講的讓選拔的地方官員來臨安集中學習非常感興趣,覺得這個想法非常有新意,只是不知道要自己講什麼內容,讓這些地方官有所受益。
“臣自被官家召回臨安之時,數次與聆聽官家教誨,也是受益頗多。因此臣將官家所談說之言論,所表達之思想匯聚成冊。一來想盼示此舉妥否,二來此冊以成書,盼官家取個書名。今後地方官員皆習此書。”
趙鼎此時不失時機的插了一句話,居然把和趙構交談的言論和官家平時的一些治國之策彙編成書。
趙鼎此舉真是一石二鳥,既讓此書能夠成為地方官員的教習,又能夠狠狠的拍了一下官家的馬屁。基本上可以理解為官家想要拒絕也不行。
“哈哈哈,趙卿現在處事圓滑世故不少啊。居然打起朕的主意來了,是想要藉助朕來推行變法革新啊!”
“微臣不敢,官家威望如日中天,變法革新僅憑官家旨意自然能夠實施。臣不敢亂借天威。”
“嗯,既然趙卿如此有心,朕看此事就以朕的年號為名,書冊名曰《紹興實錄》,不知二位愛卿意下如何?”
趙構覺得趙鼎等人的想法也是非常的好,自己想要推行變法,想要達到中興盛世的目的,就需要更多的人瞭解和參透。
而把自己想法和談話形成書冊,既能夠流傳後世為後人參考,又能起到宣傳和了解的作用。
“臣以為非常好,今後科舉選拔和官員任用皆須研習《紹興實錄》,臣將與翰林學士院共同編修,並將官家今後的言論遞增進入書冊,逐漸豐富。”
趙鼎認為官家的很多思想都是非常符合當下的朝局,如果讓科考士子和各級官員研習會更加有助於政令統一,也更加有助於革新變法的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