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滿意!
官家臨時性的提出了更換考核方法,可以說從徹底上改變了武舉子們的練習方式和日常習慣。
這樣巨大的轉變對於考生而言是非常難受的,並且基本上沒有時間去做任何調整。
而大宋的武舉子們還是展現出來優秀的素質,整體上還是達到了良好的要求。
檢閱臺上,趙構望著武舉子們的精神飽滿的狀態,以及在規則改變後不慌不亂的態度,心中還是非常的滿意。
他之前對於規則的改變會產生什麼結果,心中同樣是非常忐忑的。
畢竟武舉子為了這次武舉準備良久,而因為自己一句話全盤改變,確實對於他們而言會有些不公平。
但是對於大宋而言,先前的考核選拔方式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如果不能夠大刀闊斧的改變,那麼最終便會淪為很多人升官發財的捷徑而已。
“看來我大宋人才輩出,無論規則怎麼改,都難以掩蓋這幫武舉們的優秀。”
趙構此時有些得意,也確實有資本得意。
不得不說,就算善於騎射的金人,選拔出最優秀的弓箭手,用這樣的方式去考核,最終的成績或許也不過如此。
“大宋文臣武將輩出,中興指日可待,實為朝廷之福,官家之福!”韓世忠帶領眾人隨聲附和道。
“既然如此,將前三名叫過來,朕有話要問!”
趙構急於想要看看這武舉武藝比試前三名到底怎麼樣,心中也是想一探究竟。
不一會魏勝等三人便會召至檢閱臺上,個個精神抖擻,氣度不凡。
“臣等拜見官家,大宋萬年,官家萬年!”三人見到官家齊聲拜道。
“平身吧!三位愛卿方才之表現,朕甚感欣慰。只是不知諸位對於武藝比試規劃之更改有何認識?”趙構說道。
對於他而言,規則的改變只是基於自己的認知和權威去推翻固有的事情。
但這樣的改變對於應試者而言到底適不適應,到底接不接受,或許他們才是最有發言權的。
“臣魏勝回官家話,臣以為此法之改變更接近於實戰,不生搬硬套,而是考驗應試者的應變和心理。對於臣而言,難度自然是加大不少,但此法更為合理也更為優良。”魏勝第一個說道。
其實他是最先進行考核的,可以說沒有任何經驗可循,也沒有任何範例可摹。
任何一步都是自己摸著石頭過河的結果,得到第一的成績可謂是實至名歸。
“魏卿乃是第一個出場,確實毫無經驗可參照。如若伺候武舉科舉皆照此施行,較之以往考核方式如何?”趙構說道。
武舉考生的話才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畢竟武舉武藝比試涉及到朝堂選拔人才的重任,不能隨隨便便。
“臣以為此法完全可行。實戰之中考驗的一是技能,二是心神。如若光有技能而心神不寧,則無法施展。此法的精妙之處就在於既練習弓馬技能又鍛鍊心神。長此以往練習此法,則在實戰運用中可不慌不亂,氣定神閒的完成技能。較之官家所言靜態射箭著實要強上不少!”
魏勝到底是弓箭手出身,且大大小小的的戰鬥也參加過不少,對於實戰而言還是很有發言權。
對於很多歷經沙場的人而言,更多的是比拼心態而非技能。
技能的練習只能是簡單的基本應用,而在實戰中物件、天氣、氣勢、地形等等影響的因素非常之多,自然也就會造成實戰運用的千變萬化。
因此在實戰中不可能出現完全按照一招一式一板一眼的方式去進行,而更直接體現怎麼靈活運用。
怎麼靈活運用?
只有在戰場上不慌不亂,心緒平穩的人才能做到靈活運用。
“其他兩位愛卿還有何補充?”
對於魏勝的回答,實實在在且又清清楚楚,對此趙構是相當的滿意。
更為重要的是魏勝不僅僅將此法與前法進行了對比,更是將練習此法在實戰運用中的精髓要義都剖析得非常清楚。
同時他也希望聽到不同的聲音和意見,對於其他兩位的回答也很期待。
“臣邵宏淵以為官家改變之法非常精妙。孫子兵法有云“兵無常勢,水無常形。”以往之靜態射箭過於固勢,於戰場千變萬化而言著實有些墨守成規。”
“而此法則完全秉持孫子兵法“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之要義,並不盲目攻擊,而是要有所預判,有所計劃。”
“臣在考核之中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