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林宴!
源於宋太祖趙匡胤時期,便是殿試之後宴請士子們的宴會,以慶祝金榜題名的新科進士。
因為在皇宮內的瓊林苑舉辦故而稱之為瓊林宴。
雖然現在身處臨安,皇宮大內已無瓊林苑,但依舊按照原來的名稱沿襲下來。
“奉詔新彈入仕冠,重來軒陛望天顏。雲呈五色符旗蓋,露立千官雜佩環。燕席巧臨牛女節,鸞章光映壁奎間。獻詩陳雅愚臣事,況見賡歌氣象還。”
後世文天祥也曾經以狀元身份參加過瓊林宴,並做詩賦而紀念。
對比同樣型別的鹿鳴宴,瓊林宴無論是規模還是規格都要遠遠大於其。
但是對於趙構而言,瓊林宴更多的是體現朝廷對於讀書人的重視,而不在於其奢華的程度。
囿於眼下的財局困頓,趙構便與眾大臣商議了勤儉舉辦瓊林宴的想法。
對於這個想法,主戰派當權的大部分都是反對奢靡浪費,自然也能得到支援。
既然現在國庫緊張,既然正在整肅朝綱,既然眼下戰亂危局,那麼自然是要勤儉節約。
沒有了“四司六局”的操辦,沒有絲竹之亂耳,沒有了珍饈佳餚,沒有了鉅額賞賜。
只有君臣之間的相互勉勵,只有清茶淡飯之中的風清氣正。
整個瓊林宴便自然處處體現著卑宮菲食和黜奢崇儉。
對於這幫進士們而言,他們都是奔著革新變法和一統河山取得,顯然與前兩屆進士的想法有些許不同。
他們更在乎的是官家的志向,更在乎的是在朝堂這個大舞臺展現自己,至於宴會是否奢華都不重要。
趙構此時端坐在集英殿中,一甲前三名依次陪坐。
其餘二甲三甲均有宰執和殿試官等陪同。
““愛君憂國毋終怠,厚澤深仁賴廣宣。”諸位學子乃是大宋優中選優出來的棟樑之才,今日朕在此設宴,一來為祝賀諸位高中進士,二來與諸位交心暢談。可以暢所欲言,無所顧忌!”
趙構開始便定了個調子,雖然進士們都是精英,但畢竟還初睹聖顏,難免會有些沉悶和拘束。
他需要在這些讀書人的代表們心中樹立清明和善的形象,更需要樹立廣納諫言和從諫如流的形象。
“臣等叩謝聖恩!”
進士們齊聲跪拜!
對於他們而言,能夠有幸參與殿試並且高中進士,能夠有幸見識君王並坐而論道,已然是人生中的高光時刻。
趙構望著進士們鏗鏘有力的回應,則是點頭稱賞,這套人馬可謂是天子門子。
將來若干年以後這些人裡面會有一些脫穎而出從而主持朝政,同時也是南渡之後脫離前朝影子的文官群體。
對於趙構而言趙鼎、李光等人皆為前朝舊吏,還不能算的是完完全全的自己人。
等到這幫進士們成熟之後,作為天子門生的他們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趙構班底。
這幫天子門生一定會毫無疑問的忠於自己,並且不僅僅能為自己所用,更能為自己的子孫所用。
趙構同時看著一甲的前三名,個個都氣度不凡,皆為人中龍鳳,也是不由得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看著眼前一位身材高大,且舉止有度的年輕人溫和的說道:“坐,坐!聽聞虞卿乃是虞世南後人,曾經在仁壽出任官吏?”
虞允文聽完心中一驚,這都還有沒有介紹自己,官家就能知道誰是誰,看來這愛才惜才的名聲確實是名不虛傳。
面對官家突如其來的問話,不免有些錯愕,可是自己畢竟曾經在地方當過小吏,比起其他進士而言會更加沉穩一些。
“回官家話,虞世南是臣先祖,爾後虞氏一族遷至仁壽至今族人一直秉承先祖訓示,時刻不忘忠君愛國。臣蒙父祖之蔭而進入仕途,今日幸得官家錯愛得以高中,委實惶恐之至!”
虞允文的一番話從容淡定,寥寥數語便將自己的家世來歷和個人簡歷介紹得一清二楚。
言語中並沒有高中後透著的得意忘形,反而是彬彬有禮,謙虛有度。
“朕聞虞卿母親早逝,為了照顧患有重疾的父親而一直未參加科舉,可見很守孝道。為何此次有願意參加,是為何故?”
趙構對著虞允文讚許的點了點頭,對他的回答很是滿意。
狀元郎與自己年齡差不了幾歲,沒有年輕人的那種恃才自傲和青澀,卻是很有一股成熟穩重之氣。
對於虞允文的仁孝,趙構是非常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