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直混賬!
秦檜再一次懵逼了,官家向來溫文爾雅,可從來沒有如此罵過自己。
何況自己剛才所列的條件也是官家之前提出來的,為什麼自己複述一遍就會遭到如此唾罵。
官家這脾氣可是越來越大,這底氣也是越來越足。
眼下這軍務和政事都牢牢抓在官家手中,文武百官皆是唯命是從,似乎這皇權頗有超過太祖的架勢。
“臣惶恐,還請官家訓示!”
秦檜不知道趙構為什麼發脾氣,只得硬著頭皮說下去。
“秦卿莫非不知道此一時彼一時的道理嗎?”
如果說金國沒有與高麗開戰,大宋沒有取得蔡州大捷,那麼議和的主動權和籌碼確實不夠。
因此當時趙構提出的條件顯得較為苛刻。
可是眼下的局面與當初已是天壤之別,不但金國迫於政治和軍事壓力主動求和,而且手中的籌碼也比當初多了不少。
所以如果還用當初的眼光和條件去談議和,那不是把好端端的一手好牌給打廢了嗎?
趙構氣的不是秦檜所說的內容,而是從他的表述來看壓根沒把現在的議和當回事。
以往的議和,秦檜都是力排眾議首當其衝,其背後的目的不言自明。
而現在的議和,秦檜既不能從中買到金國的好,也不能從中得到政治利益,自然也就無心處事了。
秦檜的小心思自然也逃不過趙構的眼睛,所以才會罵其混賬。
“首先朕要扭轉的是兩國叔侄地位而成兄弟之國,其次是父皇母后以及族人的迴歸,然後是休戰以期讓大宋休養生息,最後是以各自佔據地盤為各自疆域。”
“不稱臣納貢,不牽連朝臣,可開放榷場,可籤議和盟約,行兩國通商之便利,造福兩地之百姓。”趙構語重心長的說道。
他想要表達的就是金國也要放下自己傲慢的態度,認清現實,真正的達成議和的盟約。
此時只有休戰,才能更好的發展自己。
“官家之訓示臣已明白,臣即可便與張俊、魏良臣等商議議和之事。在紹興靜待金使,以期能夠儘快達成議和。”
秦檜被趙構繞來繞去的搞得有些懵逼了,這不是和自己說的也差不多嘛。
為什麼從自己口中說出來就會被罵,而明明官家說得意思卻又是差不多。
看來自己這相位也保不了多久,此時還是要懂得明哲保身了。
“議和之事不可太主動,如若金國覺得條件過於苛刻,可以蔡州為籌碼!”
趙構心中非常清楚,什麼叔侄之國對於金國來說都是虛的,在眼下的壓力面前是可有可無的東西。
至於說各自疆域的劃分,這些都是靠硬實力,誰能佔住誰能守住就算是誰的。
而先帝靈柩和自己生母金國則不會輕易答應還朝,必須要有籌碼才會允諾,而蔡州就是最好的籌碼。
趙構眼中的蔡州不過是挺進中原區區一座城池而已,放棄蔡州也只是暫時,遲早還會是大宋的蔡州。
以他目前的軍制革新計劃,別說是一個蔡州,就是幽州也不在話下。
然而這一切的構想需要建立在一段穩定期之上,因此如果與金議和盟約簽訂,那麼這個穩定期就是快速發展的時期。
對於眼下財力虧空和國力貧瘠的大宋而言,確實需要休息休息喘口氣了。
“在大理寺風波亭呆了兩個時辰,可有參悟?”
趙構話鋒一轉,讓秦檜感受到了巨大的壓迫感。
想到趙構對自己的種種態度,秦檜覺得只能將自己政見上的差異徹底拋棄,才能尋求得到趙構的認同。
哪就是把自己之前主和的政治理念說得一無是處,或許能夠讓官家認可。
“臣,臣細細回顧之前政見,似乎頗有不妥之處!”
“臣之前提出“南人歸南,北人歸北”,乃是人為割裂大宋,似乎有些不思進取。”
原來秦檜在首次拜相之時,提出過“南人歸南,北人歸北”的策略。
其中包括了承認金國吞併的中原領土為金國的領地,相當於變相的承認了當時劉豫的偽齊國。
同時也相當於讓宋國放棄兩河、中原、江淮之地,不許再談北伐中原。
其實這也是出於金國的授意,此舉算是完完全全照顧到了金國的利益。
“臣之前對於議和之事過於委曲求全,似乎過於不識大體,有辱國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