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元年五月二十五日,
朱由校看著騰驤衛與京營全部換上了戰馬,手中握著六萬騎兵的朱由校準備徹底收服歷史上的福餘衛、朵顏衛、以及泰寧衛。
在歷史上這三衛反覆一邊投靠韃靼、蒙古,一邊卻又往往因天災飢困,請求明廷恢復馬市,以易糧食等物品。
明朝雖始終未與朵顏三衛中斷聯絡,卻也常常因其南下侵擾而以中斷交易為懲戒。
雙方在這種打打停停的過程中,關係開始日益疏遠。
這一次朱由校是為了讓這三衛的地盤徹底屬於大明,至於蒙古以及內喀爾喀那些騎兵,來多少都是送死。
要不是朱由校還沒能清理完大明內部,早就對北方的遊牧民族下手了。
騰驤衛與京營可是全是都是後天一重天以上的,還是練的金剛不壞神功這等煉體之術,
完全是可以平推整個大明位面的所有騎步兵,就算林丹汗以及內喀爾喀五部來襲,朱由校也完全不懼怕。
讓他們這些遊牧民族見識見識什麼是降維打擊。
明朝中晚期,朵顏衛分佈廣闊,東自大鹼場,北至西拉木倫河,西迄延慶州四海冶南達,寬城;
福餘、泰寧兩衛的居地東達遼河中下游,最南端可至海城一帶,東北一部分到松花江流域,西南至小興州與朵顏衛一些部落參錯居住。
(考究黨放過作者)
總的來說就大概是這樣,
朵顏三衛所居住的地區在大興安嶺以東,今天東北三省西部及相鄰的內蒙古東部,北起黑龍江,南到遼寧西拉木倫河。
泰寧衛在吉林bc市一帶,
福餘衛,由古夫餘國得名,位於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嫩江流域。
朵顏衛,即兀良哈部,位於泰寧衛和福餘衛中間,今黑龍江、吉林、內蒙古三省區的交界處。(考究黨放過作者)。
朱由校本人則是帶領四萬步兵押著這三十萬俘虜回京城,而六萬騎兵加上遼東的各部兵馬就由熊廷弼帶著征討之前的三衛,
不僅要收服三衛現在的地盤,還要消滅他們主要首領,讓其子民感受到大明的溫暖,徹底融入大明,然後建立城池,大軍駐守。
要是可以,朱由校還命令熊廷弼帶著這十多萬的兵馬把科爾泌以及內喀爾喀的騎兵打殘一些,多弄些戰馬耕牛回來。
大明即將迎來改革,一旦改革完成,就是開始以大明兩億人口作為基礎,征伐全球。
這需要極大的糧食儲備,耕牛是萬萬不能少的,不說讓家家戶戶都有耕牛,至少幾戶人家有一頭耕牛也好。
而且還會改良耕地的工具,提高耕地的效率。
哪怕明末有天災,朱由校還可以搶高麗、倭寇、南邊緬甸越南那些地方的糧食,
加上一旦所有改革完成,人口肯定會迎來大爆發,但是隨著番薯、玉米、土豆傳遍全國,肯定也不會餓死人。
退一萬步來講,地不夠還可以把一些大明的百姓送去高麗,越南,呂宋,島國。
至於那些國家人的死活,不就是做苦力的奴隸嗎?
反抗,殺掉就是了!用拳頭來跟你講道理!
死掉的那些人,朱由校不會心疼,大明百姓也不會心疼,未開化的野人而已,賞口飯吃就不錯了,不比現在的生活過得好?
他們這些人活著不就是為了吃口飽飯嗎,只要給飯吃,幹活不成問題。
等到後面改革完成,練好海軍陸軍,兩路齊發,就能以極快的速度一統全球,大明位面徹底統一,開啟諸天之旅。
朱由校已經走出了第一步,快了,一兩年的事情,就可以徹底兵伐全球。
這次熊廷弼與戚金是帶著羽林衛的眾位大將的,帶他們去刷戰場經驗,
唯一沒去的只有孫傳庭,他還在京城帶著羽林衛士卒鎮壓京城!
只有英國公張維賢跟朱由校帶著四萬步兵以及三十萬俘虜回去。
這些俘虜每天消耗的糧食簡直是天文數字。
沿途各個關卡都把糧食拿了出來,孫承宗畢自嚴等人也早就得知了訊息,全力往朱由校這邊運糧食。
這還只能保證一天給這些俘虜一頓飯吃,餓不死吃不飽這種狀態。
要是吃飽了,三十萬人還不得全部逃跑啊,朱由校只留了一千騎兵來防止這些人逃跑。
萬一三十萬人暴亂,全部出逃,這一千騎兵根本看不住。
這一路註定是要餓死許多女真的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