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當顧行之知道這三人的具體情況時,不是沒想過建議元鳳帝乾脆再等上一段時間,若時機成熟,自可輕而易舉的收回權力。
但元鳳帝卻認為,如今的朝局已經不容她多等待了。
一方面,伴隨著玉妃懷孕,孩子若能誕生,自然就能得到三大輔臣中,老太傅的支援。
再加上今時今日的老太傅本就因為上了年齡的緣故,不怎麼過問朝事。
如果能在他徹底力盡前再推自己一把,助自己收回權力,也算是發揮了這位開國功臣最後的“餘熱”了。
另一方面,她也是怕如果再讓自己這位“皇叔”掌權的久一些,就會更容易讓他生出一些不該有的想法。
因為自從她登基以來,或者說在她登基之前,就曾沒少聽過有關自己這位小叔的傳言。
說是越王幼時便聰慧,深得太祖喜愛,不僅出門時,時常將他帶在身邊,甚至就連封王后,也沒讓他像其他親王一般去往封地,而是繼續留守宣京......
如果傳言僅僅只是這樣,也就罷了。
畢竟說白了,那都是太祖時期的事情,元鳳帝雖然沒接手經歷過政治,但本身也並非是不能容人的性子。
更何況,這位還是自己小叔。
以前小時候還抱過她呢!
之所以後來對他起了不放心的想法,歸根結底還是因為那傳言越傳越離譜。
離譜到什麼程度呢?
離譜到,甚至聲稱太祖在臨終前,還一度猶豫,想要將皇位繞過太宗,直接傳給越王!
這一下,元鳳帝才算是徹底坐不住了。
哪怕因為時間久遠,這件傳言的真實性已經不可考。
但後來畢竟是太宗即位!
再加上她是太宗一脈的子嗣,都登基三年了!!
那這件傳言只會,也只能是假的!!!
而且最重要的是。
這一舉動,已經完全觸碰到了屬於皇帝的逆鱗!
試問,哪個皇帝能接受這樣的傳聞?
若不加以制止,怕是這假的有一天都能變成真的哦。
也就是因為越王是親王,否則這要是換了別人,拉出去,起碼都得是九族起步!
雖然越王事後笑著矢口否認,但元鳳帝卻始終堅信無風不起浪。
這番傳言如果是外人傳的,那無非就是想要亂她大宣的江山。
介時不用她出手,這些既得利益的朝臣們便會主動替她清掃掉這些“不實”之言。
但如果真是“越王黨”的人傳出來的......
那絕對是其心可誅!
因為說到底,直到現在元鳳帝也沒把握能徹底勝過她這位小叔。
她畢竟不是當年的太子,也曾見識過越王確實優秀。
所以綜合利弊之下,她只能嘗試先發制人。
至於說最後一位輔政大臣霍間?
元鳳帝倒並未將他太過放在心上。
雖然霍家後裔的身份讓他上位大將軍之時,並未有過多少阻攔,但他這個“大將軍”在元鳳帝看來,更多的也只是象徵意義。
因為天下兵馬的調動權在兵部手裡,而兵部上下卻全都是實打實的“越王黨”。
尤其是當朝的兵部尚書,那更是越王的鐵桿小迷弟!
元鳳帝絲毫不懷疑,如果不是因為皇城禁軍和御林軍在自己手中,以及宣京城防軍在霍間手裡,越王無詔不得離京半步。
恐怕,這兵部還真能徹底脫離朝堂的掌控......
這也是為何元鳳帝不願意再等下去的原因。
時機稍縱即逝,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
唯有將大權統統收回,政由己出,才有能實現自己理想的可能!
所以,在與顧行之透漏過心聲之後,元鳳帝也是將自己的第一目標直接瞄準了自己這位小叔。
欲取回“天子劍”,第一任務,就是要將整個兵部握在自己手中!
想到這兒,元鳳帝不禁朝著顧行之使了個眼色。
顧行之心領神會,當即清了清嗓子,學著太監的語氣,拿捏著腔調說道: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眾大臣聽見這陌生的聲音紛紛抬起頭來。
看著站在元鳳帝身邊那一襲正紅宮袍,這才先後回過味來。
哦,原來這位就是陛下新任命的內務大總管啊。
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