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的考核到底是怎麼回事兒!?人都是吃乾飯的嗎?”
又一日朝會。
元鳳帝高坐在龍椅上,手中拿起一張奏摺,語氣毫不客氣的訓斥著下方眾臣:
“區區一個知府,短短三年內就敢貪汙十萬兩白銀??
“我大宣才開國幾年?十萬兩!?怕是你們之中一品大員的俸祿都攢不下來這麼多吧?”
群臣們默不作聲。
眼觀眼,耳觀耳,只當是這位皇帝陛下又在發瘋了。
自從上次訓斥過兵部尚書吳望以來,這些天屢次上朝會,基本上都能見到皇帝龍顏大怒的樣子。
或是找戶部的麻煩,或是挑吏部的刺,又或者乾脆繼續含沙射影的諷刺兵部......
但無論是哪次發怒,這些朝臣們細心想想之後,都會發現一個問題。
那就是這些訓斥的背後,都或多或少有“越王黨”的影子!
所以,什麼知府貪汙?那根本都不叫事兒。
連平頭百姓都知道“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這個道理,堂堂皇帝陛下能不知道嗎?
無非就是想借這知府的事兒,將吏部的某個越王黨的官員給拿掉而已。
看來如今陛下是真的打算“清算”越王黨了啊......
如果換做是以前,大臣們壓根不會在意,只當是這位他們的皇帝陛下又在鬧小孩子脾氣了。
可如今不知為何,他們心裡這份底氣竟然越來越不足了......
是因為自從上次吳望被迫領旨嗎?
還是因為這麼多天來,無論陛下如何訓斥越王黨,越王始終不曾站出來說過一句話?
連其他兩位輔臣大人也是!
難道他們就不懂“唇亡齒寒”這個道理嗎?
如果越王失勢,他們又能再得意多久呢?
最終還不是被陛下逐個擊破,一一清算?
想到這兒,有些朝臣的目光不由得流露出一抹惋惜。
望著最前方三人的背影,彷彿在說,連這般淺顯的道理都不懂,你們也配當輔政大臣?
只可惜。
這番話他們最終也只敢在心裡發發牢騷了,真要面對這些輔政大臣時,最終還是隻能笑臉相向。
哪怕他們始終堅信,越王雖然現在表面沉默,暗地裡卻也一定在謀劃著什麼反擊的手段,年輕的皇帝肯定在這場爭鬥中討不得什麼便宜。
但相信畢竟也只是相信。
遭殃卻還是他們啊!
就好像戰場上,兩方謀士在鬥法,但結果死的卻全是底下的炮灰士兵一樣。
他們招誰惹誰了?
大家知道跟著你越王是有肉吃,才捧你的。
但如今肉沒吃著,反而惹得一身騷,你越王也不站出來說句話,那誰還敢往前湊?
所以,這段時間也是有越來越多的“越王黨”可謂是過的戰戰兢兢,甚至以前厚著臉皮都要湊上去的聚會,如今也是避之不及。
生怕自己成為陛下眼中的下一個目標。
當然。
凡事都有兩面性。
有迴避的,自然也就還有再往上貼的。
在這些人看來,他們就是在做一場賭。
賭能等到越王翻身的那一天。
到那時,這雪中送炭的情誼怕是不知要比錦上添花好多少倍?
而坐在龍椅上的元鳳帝只是大概掃了一眼,就知道這群只知道利益的老狐狸們再想些什麼。
當下冷笑一聲,目光看向自己的小叔,甚至主動問起道:
“小叔,吏部掌握全國官員調動之權,一度被成為‘天官’。
“但如今,連天官竟也徇私枉法了起來,你覺得該如何處置?”
此言一出。
原本還打算摸魚並且置身事外的朝臣們全都驚了。
他們本以為皇帝當著越王的面斥責越王就已經夠大膽的了,沒想到竟然還有更大膽的?
當著越王的面,讓越王回答該怎麼處置越王黨的人?
這跟貼臉開大有什麼區別?
然而還不待他們震驚完,便有更震驚的事情發生了!
只見越王竟然微微一笑,作揖行禮,緩緩答道:
“國有國法,既然吏部的人犯了法,那就該交給刑部問審,依律嚴懲。”
依律嚴懲?
越王您老人家是認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