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膳撤後又換了茶點,兩人一直坐到傍晚,樂親王才告辭離去。
再不走怕是還得吃頓晚膳。
兩人之間,沒有承諾,沒有約定,莫書悔甚至沒有將人送出前院,在前廳就已然分別。
阿堅十分好奇過程和結果,圍著主子轉了好幾圈。
樂親王沒工夫理他,正要上馬車,將軍府的下人送上一筐竹筒。竹筒裡盛著釀好的竹葉青。
真會來事兒。
樂親王向將軍府門口看去,萬玉柔果然站在門內朝他拜別。
他不由自主地笑了:“真是個機靈的。”
旁邊的阿堅和阿罡不知道主子在笑什麼,沒接上話。
樂親王有些失望。
若是他對那孩子的小姨這麼說,小姨肯定會驕傲又得意:柔兒當然機靈!
一想到她那表情,他都忍不住會笑出來。
“回府!”樂親王上車命令道,不再拖泥帶水。
回過頭來,萬玉柔把自己的小姨得罪得死死的。
那麼溺愛她的小姨,今天不跟她吃飯了,也不跟她睡覺了,等她找過來還說要帶著小雨搬出去住。
“你嫌棄我可以直說,我也沒要賴著你,何必把我推給別人。”
她才和離沒一個月,竟然就與別的男人相看,傳出去別人要怎麼說她。
真不知道柔兒在想什麼。
萬玉柔大呼冤枉。小姨和樂親王在原著裡本來就是看對眼的啊!
不過原著的“萬玉柔”自己婚姻不幸,就折磨身邊的人,莫書悔也被她折磨。被她叫做姨娘羞辱,讓她難堪至極。
更別提支援她離開安國公府和安國公和離這種天方夜譚了。
安國公卑鄙無恥,明知道莫書悔的心不在自己身上,還一直用萬玉柔拴著莫書悔不放她自由。
當他得知樂親王的存在,更是仗著“夫君”的名義,羞辱這對相愛的可憐人。
一邊是當女兒疼愛的萬玉柔,一邊是鍾情她包容她的樂親王,莫書悔怎麼辦?
她在萬玉柔生辰這天離開安國公府,投湖自殺了。
唉,恨不相逢未嫁時。
等莫書悔死了,“萬玉柔”失去了最愛她的親人,她雖幡然醒悟,也很快步入了後塵。
原著真的很不講道理啊,小姨她招誰惹誰啦?
至於樂親王也很慘。他與莫書悔一見鍾情,但一直克己復禮。等待著心愛的女人能夠獲得自由的時刻,沒想到只等到她溺死的訊息。
小姨亡後,樂親王在湖畔修了寺院,在此出家,一生守護在側。
原著說他“刨眉心,種紅豆”,不知何意,想必是很苦的意思。
說到原著,原著中兩人僅同桌過一次,共飲過一壺竹葉青。除此之外再沒有親近過。
就這一點的念想,也不過是樂親王吊死在竹林的一個伏筆。
好苦啊,他們兩個好苦啊。
能讓萬玉柔這麼懶的人,沒事找事將兩人湊到一塊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在原著中實在太苦了。
她於心不忍。
為了讓兩人有個完美的初印象,她和戚大夫加班加點——主要是戚大夫和他的徒弟釀出了清冽的竹葉青。萬玉柔負責往原材料里加點靈泉,被戚大夫給寶貝的啊,都捨不得給別人喝。
萬玉柔用盡渾身解數,現在被小姨責怪,她好冤枉啊!
還是樂親王好,沒有責怪她。樂親王的態度萬玉柔根本不擔心。
且不說兩人從原著就註定的緣分和情感——她小姨那麼美,白白胖胖,滑滑嫩嫩的,但凡長眼睛的就應該會喜歡上。
就像萬玉柔那個便宜老爹安國公。
其實現在的安國公在見到莫憐筠之前,先遇到了還是小女孩的莫書悔,他一眼就發現她是個美人胚子,長大了絕對是傾國傾城的大美人。
可莫書悔只是旁家的女兒,身份和莫憐筠差了許多,不能幫助安國公達到自己的目的,於是他才忍痛割愛。
等他讓莫憐筠懷孕之後,心思又動回到了莫書悔的身上,便遊說莫憐筠將莫書悔招到京城。
從莫憐筠臨死時對莫書悔的囑託,很難說她一直什麼都不知道。
她可能知道自己的夫君喜歡的是自己的表妹,她也知道自己的表妹年紀尚小心思單純——反正死前她做了個愚蠢的決定,毀了莫書悔的半輩子。
好在莫書悔人雖稚嫩,心眼也老實,但很有骨氣。寧願當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