慄宗舟客客氣氣的將唐通和劉肇基迎了進去,和剛才的態度完全判若兩人,讓唐通和劉肇基都明顯有些不適應。
看到朱由哲,兩人連忙作揖行禮。
朱由哲笑著讓他們不必多禮,並讓他們落座。“兩位愛卿,下人不懂規矩,讓你們久等了。”
兩人慌忙起身,“臣惶恐!”
朱由哲擺手讓他們坐下,從桌上取下兩個腰牌,由身旁的太監交給兩人,“這是禁衛腰牌,你二人各拿一個。今後若有事,可憑此腰牌,直接入宮見朕,任何人都不得阻攔。”
兩人又慌忙起身,“臣謝陛下。”
朱由哲擺手,“都說了,讓你們不必多禮。兩位愛卿,朕現在有點餓了,陪朕一起用膳吧!”
守城,除了忠勇和氣節之外,還靠經驗,戰爭的經驗。
京營諸將,經過一次大換血,多換成了城破之後的殉國大臣,他們開啟城門投賊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但光是不投賊還不行,他們還要能守住京城。
在這裡,唐通、劉肇基這些有戰爭經驗的就極為重要了。
歷史中,唐通先是李自成的,然後又投清。
但崇禎皇帝號召天下兵馬勤王,來的只有唐通一人。而且他之所以投降李自成,是因為他率部出關迎敵,接著監軍太監杜之秩就把居庸關獻給了李自成,後路被截斷的他只能投降。
而唐通投清,也是在李自成放棄山西,令他堅守寧武關之時。
在大勢面前,唐通沒有選擇堅持到最後,而是選擇了活命。這也是後人對他頗為詬病的原因。
朱由哲從內心也看不上唐通,但誰讓他現在無人可用呢!而且他覺得在還有機會的時候,唐通會盡責到最後一刻,這便是朱由哲用唐通,並提拔他為五軍都督府七人之一的原因。
而劉肇基出身於將門之家,多次率部與清軍激戰,只因在松山之戰與清軍作戰不力而被洪承疇解職。
也因此,劉肇基躲過了松山之戰的慘敗,賦閒在家。
在崇禎十七年,李自成逼近京師,崇禎皇帝才重新啟用劉肇基為都督同知,負責訓練南京新卒。
南明,清軍逼近揚州,史可法邀諸將赴援。唯有劉肇基率家丁數百入城增援,守北城,巷戰死於揚州城中。
劉肇基的軍事才能可能不如曹變蛟、吳三桂等將,但忠勇之心卻絲毫不遜。
朱由哲又讓人叫來了楊廷麟,邊吃飯邊和他們說守城之事。
唐通道:“陛下,京師城牆高厚,即使賊軍勢大,一時也難以攻破。因而,臣以為我軍應做好長期守城之準備。”
朱由哲點了點頭,示意他繼續說。
唐通受到鼓勵,便直接道:“陛下,臣覺得,您現在讓五軍營將士全部上城的旨意有所不妥。”
看朱由哲看向自己,唐通連忙解釋道:“陛下,城頭風大,而且無歇息之地。一旦士卒上城,便很難得到充足休息。目前賊軍未至,只留下少量士卒小心戒備即可,沒必要將所有士卒趕上城牆。等賊軍到了,再遣他們上城也無妨。”
朱由哲思索片刻,點了點頭道:“好提議,朕準了。先遣一營戰兵,一營輔兵前去,剩下的暫時不動。但多向城外派斥候,監視闖軍動向。唐愛卿,你看這樣安排可好?”
唐通看朱由哲這樣便接納了自己的提議,神色激動,“陛下從諫如流,真乃聖明之君。”
朱由哲笑了笑,“唐愛卿,你從哪裡學的這般拍馬屁之法?聽著是順耳,但怎麼感覺不符合你這武將身份啊!”
唐通面露尷尬,“陛下,臣肺腑之言啊!”
朱由哲笑了笑,轉向楊廷麟道:“楊愛卿,唐愛卿剛才的建議甚好,朕的確忽略了這點。”
“你看這樣可好?在九門之下,設一些營帳,專供士卒歇息。戰時,所有士卒上城牆防禦。但平時無戰時,就把士卒分成兩波,一波留守城頭,一波在城下的營帳內歇息,以便每個士卒都得到充足的休息,讓他們以更飽滿的狀態應敵。”
楊廷麟稍微思索了一會,便點頭道:“陛下所提甚是。但城下空間有限,恐沒有那麼大的地方。陛下,何不將九門附近的百姓遷走,用他們的房子作為將士的休憩之地?”
朱由哲點了點頭,“也好!朕讓楊鶚派人去做。給那些百姓一點撫卹,想來沒有太大問題。”
楊廷麟抱拳道:“臣替那些將士謝過陛下。”
朱由哲搖了搖頭道:“那些也是朕的將士。楊愛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