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兩人和解,李自成滿意的點了點頭,“你們就別那麼相互恭維了,以後有事,說開就行。”
劉宗敏哈哈大笑,“闖王說的是。”
宋獻策拱了拱手,沒再多言。
李自成轉向眾人,“留你們下來,還有兩件事,想和你們商量一下。一件是唐王朱聿鍵在開封聚兵數萬,北渡黃河,連下延津、汲縣、湯陰等地,孫明翼已連上數書,請求增援。芳亮,你是從那裡一路殺過來的。孫明翼也是你的老部將,你說該怎麼處置此事?”
劉芳亮皺了皺眉頭,抱拳道:“闖王,我軍攻取潞安,捉到沈王,及宗室、官員數百。當時末將忙於進軍,便留下孫明翼擔任潞安防禦使,率一千士卒負責追贓助餉。目前彰德、廣平、懷慶等地都留有一定人馬,但兵力分散,恐怕難以擋住官軍。”
李自成點了點頭。
劉芳亮接著道:“闖王,我軍進軍太快,後方根基不穩,民心還未歸附。末將擔心一旦那邊落敗,各地富紳必然會叛亂響應,會給我軍造成很大的麻煩,甚至是影響到我軍的糧道。”
李自成抬起頭,“你的意思是我軍應該回兵增援?”
劉芳亮點了點頭,沉聲道:“不但應該派兵,而且應該儘快,用最短的時間擊破官軍。”
李自成思索片刻,最後點了點頭,“那派多少兵卒,以何人為將?”
劉芳亮道:“末將願往。”
李自成搖頭直接拒絕,“殺雞焉用牛刀。那些官軍都是唐王臨時拼湊而來,戰力不強,不需要你率部前去,北上還需要你出力呢!”
劉芳亮想了片刻道:“那闖王,讓谷可成去吧!他是跟隨末將一路北上的,熟悉當地的情況。”
谷可成上前抱拳道:“闖王,末將願往。”
李自成苦笑道:“我覺得你這把刀還是太大了。”
宋獻策在旁道:“闖王,唐王不足畏,但其手下部將牟文綬,李棲鳳、張天祿等就是久經沙場的老將,還是謹慎點好。而且,學生剛剛算過。谷將軍姓谷,五行屬木,逢水而生,正可以將所有官軍趕至黃河邊殲滅。”
李自成聽宋獻策都這樣說了,淡淡一笑,“那好吧!可成,如此便麻煩你走一趟了。”
谷可成抱拳道:“定不負闖王所望。”
李自成點了點頭,問道:“那出多少兵卒為好啊!”
眾將簡單商議了一下,最後決定由谷可成率三千老營兵卒,五百騎卒,會和張汝行的降卒五千一起南下。
統一指揮黃河之北的河南三府、山西潞安府、河北大名府等地的所有兵卒,驅逐黃河北岸的官軍。
同時,又下令在洛陽的左光先出兵虎牢關,兵鋒直至滎陽,以牽制唐王留在開封的兵卒。
一件事敲定後,李自成又拿出一封信遞給李雙喜,讓他傳遞給眾將看。“這第二件事,就和這封信有關。軍師和捷軒都看過了,是崇禎皇帝留給我的,你們都先看看吧!”
眾人閱完,臉上表情各異。
劉芳亮忍不住道:“陛下,這裡面所寫的事情是真是假?”
李自成搖了搖頭道:“我軍的斥候目前撒的最遠也不過京師,再向北,得到的情報少,有點得不償失。但看崇禎皇帝的語氣,不似作假。而且好久之前,他便向我說過,滿清隨時可能入關。最重要的,他沒必要騙我,畢竟我軍距離京師只有三百里,只要前去,很快就能辨別出此事的真假。”
劉宗敏雙手環著抱在胸前,“闖王,我還是那個意思,崇禎皇帝是故意用這訊息誘導我們,目的就是為了拖延我軍向京師進軍。”
李自成點了點頭,“但若此事為真的。東虜二十萬大軍入關,以我軍目前的情況能否取勝?”
頓時間,所有人都沉默了。
最後,還是劉宗敏道:“區區蠻夷,應該不會那麼難打吧!”
李自成眉頭緊縮,“我曾問過那些曾和東虜交戰過的降將,他們都說東虜戰力強橫,遠超明軍。”
劉宗敏並不在意,哈哈一笑道:“闖王,他們肯定是被東虜嚇破了膽,才會那麼說。一群降將,若他們真的能打,也不會投降我們啊!”
李自成輕輕的點了點頭,“你說的也有道理。”
劉芳亮站起來道:“闖王,無論東虜戰力如何,我們都要防備一種情況。就是我軍和明軍拼的兩敗俱傷,而讓他們坐收漁翁之利。”
李自成點了點頭,“芳亮提醒的是。但目前我們已抵達保定,距離京師只有三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