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聲太大。至今京營士卒談起他,無不佩服,同時也為之深感遺憾。
朱由哲讓二人來京,並特意安排盧象觀入京營,有藉助他們的身份來鼓起將士學習盧象升忠勇報國的心思。
但見面之後,盧象觀的見識和冷靜超乎了朱由哲的意料,覺得他很大可能是個大才。
而盧象晉的堅持又讓朱由哲深感佩服。
或許,就算沒有盧象升這個兄長,給予時日,他們照樣可以做出一番成績。
看著兩人抱拳致謝,朱由哲笑了笑,“今日事多,便不和你們深談了。朕先派人帶你們去京營,過幾日,朕再去看你們。”
兩人離開。
慄宗舟又引兩個人進來,同樣是兩兄弟。
兩人躬身納拜,“亳州知州宋應星,桐鄉縣令宋應升拜見陛下。”
朱由哲點了點頭,擺手讓二人不必多禮,“長庚,你的《天工開物》編纂完成了嗎?”
宋應星愣了一下,“陛下聽過此書?”
朱由哲笑著點了點頭,“不僅聽過,還仔細看過。說實話,長庚,要不是想看看怎樣的大才能寫出這樣的曠世鉅作,朕不會招你前來?”
宋應星臉色微動,“陛下謬讚!臣愧不敢當。”
朱由哲搖了搖頭,“你敢當的,但朕覺得你做的還是不夠。朕覺得你的那些想法不應該停留在書上,而是應該實實在在為百姓謀利。長庚,願不願意把你的那些想法付諸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