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吉和李化熙彼此看了一眼,臉色難看,這閻應元等於直接把他們二人摘除了出去。
馬進忠皺了皺眉頭。
心想,這閻應元完全是個愣頭青啊!哪有讓主將放在後面,放任他們在前線抗敵的呢!
而且,還找了一個如此拙劣的理由。
要知道一旦保定有失,無論是王永吉,還是李化熙都承擔不起這責任。無論他們是否親自指揮。
閻應元即使有守住保定的信心,但讓人如何信他。此舉,等於自絕於王永吉和李化熙。
高傑沒有說話,而是戲謔的看著王永吉和李化熙,等待他們的回應。他倒是很希望看這兩位朝廷重臣吃癟。
就在這時,一個親衛走進房間,抱拳道:“稟總督大人,有天使來,請諸位出去接旨。”
王永吉連忙起身,帶領眾將出去。
張鼎制止要跪下的眾將,說道:“陛下口諭,諸位不會跪接。”
王永吉臉色疑惑,拱手道:“天使請宣。”
張鼎點了點頭,“陛下口諭,全軍撤回保定。閻應元護傷卒先行,馬進忠和高傑殿後,務要給敵可趁之機。”
看張鼎看向自己,王永吉愣道:“完了?”
張鼎點了點頭,“王總督,固關失陷的情況陛下已經知曉,並說常山之敗與你無關,率部安全撤回保定便是功勞一件。”
說著,張鼎轉向高傑,“高將軍,我們又見面了。”
高傑抱拳道:“見過張小旗。”
昔日,就是張鼎帶著兩個錦衣衛找到了高傑,並把崇禎皇帝嚴禁高傑南下的聖旨傳給了他。
張鼎笑道:“目前小人已經是百戶了。”
高傑愣了一下,隨即笑道:“那就恭喜張百戶了。”
張鼎拱手回禮,“陛下此刻就在保定,請高將軍選一將護送李中丞先行返回,向陛下言明情況。”
“什麼?陛下此刻在保定?”王永吉面露驚愕。
張鼎轉過身,向王永吉點了點頭,“涿州三衛七千餘衛所兵已至保定。此外,陛下還下令三千營六千士卒即刻從京師出發趕赴保定。請王總督即刻部署撤退事宜,早日返回,陛下還有些事要問您。”
保定。
朱由哲出城向南十里,路上所見皆是攜家帶口,出外逃難的百姓。
真定失陷,他們還能逃到保定。保定失陷,他們還能逃到京師。那若將來,京師也失陷呢!
即使京師不失陷,難道他們這些人都能待在京師嗎?
看了好半晌,朱由哲轉頭向旁邊的何複道:“何知州,以你保定知州的名義下一道告示,以防賊的名義,不允許放任何百姓入城。”
何復臉色頓變,“陛下,這些可都是普通的百姓啊!”
朱由哲點頭道:“朕知道,但你收留他們入城,難道要和他們一起應對接下來的戰事嗎?不僅他們,城中的百姓也是。通知他們,要想離開的早走,避免淪為戰爭下的炮灰。”
何復臉上的表情極其難看,但不得不承認朱由哲說的有道理。天子在此,必不會輕易放棄保定。
而一旦闖賊攻到保定,別說保定會遭受最猛烈的進攻,恐怕保定周邊都會淪為戰場。
到時候高厚的保定城牆不但保護不了城內的百姓,還會變成一個巨大的棺材,埋葬一切。
想通了這些,何復拱手行禮道:“臣遵旨!“
朱由哲接著道:“在東西門外,距城五里處設立粥棚兩座,讓他們吃完了就走,不得停留。”
旁側的張羅俊道:“陛下,闖賊甚多,而城中兵力不足。何不從這些百姓中挑選青壯,組成鄉勇,以助朝廷守城?”
朱由哲看向張羅俊。
他父親叫張純臣,曾官居神機營副將。張羅俊是其長子,有兄弟五人。除張羅俊外,其弟張羅彥、張羅輔皆為武進士出身。
清軍數次入關,保定都屬戰區,張氏兄弟多次協助當地官員守城,屢立戰功,鄉勇近四千人皆聽其令。
明末,李自成攻破京師,而保定諸官對是戰是降舉棋不定。
當時,城中官職最高者是勤王流落到保定的李建泰,還有監軍太監方正化,以及士卒逃散大半,沒兵沒卒的馬科。
但李建泰閉門不出,坐看保定淪陷後投降。
方正化聞聽京師失陷,崇禎皇帝身死,心緒煩亂,一心想要以死報國,什麼事都不管。
而馬科,據說最後就是他手下的兵卒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