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欲要他們觀瞻天子的盛容。
萬餘士卒,列於兩旁,高呼萬歲。
在這種情況下,朱由哲當然不能坐馬車了。身披金色鎧甲,腰挎龍泉寶劍,騎馬緩緩而行。
鎧甲、寶劍都是朱由哲從內庫裡找到的,說是永樂皇帝朱棣用過的。不說,看著確實比那龍袍有氣勢多了。
朱由哲一路揮著手向眾將士致意,行至東關門,朱由哲止住馬,遙望著關外,“遼東,朕來了。”
這是英雄的墓場,融合了多少大明將士的血淚。
今日,大明的皇帝親自來了,他在用自己的行動昭示著這片土地的真正歸屬。
王永吉說,關內難免有滿清細作,提議朱由哲隱藏行蹤,早去早回。
但朱由哲拒絕了,他不能白來一趟,更不能像一個小偷般匆匆來,匆匆去。
他就是要光明正大的來,就是要告訴滿清,朕不懼你們。更是告訴所有大明將士,大明皇帝從未放棄他們。
重要的是,從山海關到清軍大軍駐地錦州,有三百多里。而主要的關城都在明軍這裡,即使有細作,翻山越嶺,也得幾天時間。
從清將得到訊息到集結兵力,再趕來,自己早就做完一切回去了。
小股清軍可能有,但自己身邊有五百騎卒,難道還怕他們不成?
就是看明白了這些,朱由哲才敢如此做。
出關後,朱由哲連忙下馬,坐上了馬車。
王永吉一路陪著,給崇禎皇帝講了很多遼東的情況。如吳三桂身邊的主要將領,以及糧草、軍械等的儲備情況。
一路無事,沒有想象中的清軍偷襲,只有沿路所見的無數屯堡。
中後所、前屯衛、中前所三月前被越過寧遠的清軍襲破,百姓死傷數萬,路邊平添了無數墳塋。
黃色的紙錢隨風而飄,寒鴉在林間嘶鳴,混雜著喪失親人的哭泣聲。
肅穆、淒涼,悲傷,無數情緒湧上朱由哲的腦門。
朱由檢一路沉默著,他是大明皇帝,但現在卻是他第一次走出京城。面對如此慘狀,他有點被嚇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