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朱由哲轉向高第,“高愛卿,朕可否對你手下計程車卒直接下令?”
高第連忙道:“陛下哪裡話?你是大明的皇帝,這些是大明計程車卒,哪有不能下令之說。”
朱由哲笑著點了點頭,“今夜所有守關士卒,皆賞銀五兩。至於胡德,賞銀五十兩,升為千總。”
還是收攏人心。
朱由檢又一陣無語。
眾人本來閉目待死,沒想到不僅沒受懲罰,還受了賞賜,頓時歡呼起來。“謝陛下!”
朱由哲拍了拍胡德肩膀,“好好幹!”
高第令人燒了熱水,朱由哲泡了澡,一路的疲憊頓時消失了。
招來黎玉田、高起潛和高第等人,問了山海關的情況。
關內有關兵一萬,鄉勇三萬。
糧食可供三月之用,但餉銀已經欠了四個月。
這也是王永吉他們商量後留下那五十萬兩銀子的原因。
只給關寧軍發餉,而不給山海關士卒,這樣的分別待遇定會影響軍心士氣。
朱由哲看到了高第的憤憤然,當即擬了一道詔書,讓戶部再運十萬兩白銀、十萬石糧草來山海關。
這次,專門賞賜給山海關將士。
讓高第感動的稀里嘩啦。
接著,又問了其他的情況。
特別是關寧軍的情況,眾人都照實已答,讓朱由哲對遼東的情況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
遼東尚有百姓近五十萬口,分佈在寧遠周邊。
吳三桂手下關寧軍有士卒四萬,其中騎兵在一萬之數,步卒在三萬之數。
加上山海關計程車卒,有近五萬人。
因為遼東久歷戰事,大多數百姓都是棄刀為農,提刀為兵。雖然戰力比著正兵差上許多,但比一般鄉勇要強上很多。
五十萬百姓中,若讓其保護家園,可隨時可再募數萬鄉勇。只是武器、兵械卻缺很多。
聽到這裡,朱由哲差不多有點明白了。
為何在松山之戰,明軍主力損失慘重後,清軍依舊不敢直接進攻山海關,而是選擇繞道蒙古入侵京畿?
不僅在於關寧軍的強悍,更在於這幾十萬百姓隨時可以組織起來。
進攻他們或許不行,但藉助各處壘堡守禦,足矣!
以滿清那點人口和兵力,在寧遠和吳三桂死磕。即使最終拿下,他恐怕也剩不了多少人了。
但現在整個遼西走廊都落入敵手,就憑寧遠一座孤城養活不了這麼多百姓。而且寧遠遠離山海關二百里,隨時可能被滿清截斷糧道。
無論從哪點看,寧遠的軍民都必須撤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