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覺道叮囑時春看管好法源後,便和這次的領軍將領馬群會合。
馬群帶領五千騎兵和覺道先一步去陽州了。
至於剩下的人手基本上都是步兵,他們行動速度慢,另外還需要押運糧草和其他物資。
如果真等他們過來,那耽誤的時間可就長了。
陽州那邊的情況,他們也不知道,擔心戴垚和龍言羽會主動派兵攻打,所以必須得抓緊時間趕過去。
路上花了五天時間,這才終於抵達了雲嶺縣。
軍隊自然不能如同蘇河一般,可以隨心所欲地在各個驛站更換馬匹。畢竟對於一支龐大的軍隊來說,每一匹戰馬都是寶貴的資源,需要精心呵護和合理利用。若是因為過度使用而導致馬匹疲憊不堪甚至受傷,那對於整個戰局都會產生不利影響。
所以,他們必須小心翼翼,不敢輕易讓馬匹承受過重的負擔。只能按照原定計劃,一步一個腳印地前行,並在途中選擇合適的地點安營紮寨,讓士兵和馬匹都得到充分的休息。
如此一來一往間,時光荏苒,如今距蘇河離開雲嶺縣已過去整整九日。在這漫長的日子裡,始終未曾收到來自手下的任何訊息。這似乎暗示著雲嶺縣目前尚無異樣,但蘇河心中仍舊忐忑不安。
直至他親自抵達雲嶺縣,並確認此地尚未燃起戰火、局勢相對穩定之後,一直懸著的心方才如釋重負,真正安定下來。
看到蘇河率領著大軍徐徐走來,王啟年心中懸著的那塊巨石終於穩穩地落了地。這些日子以來,他無時無刻不在擔心著前方戰事,每天都要派出斥候前往探聽訊息。然而每次得到的回報卻讓他心驚膽戰、坐立不安。
起初以為只是長生村落入敵手,但隨著時間推移,打探的訊息匯總起來——不僅僅是長生村,就連周圍十幾座村莊竟然也全都已被戴垚與龍言羽拿下!
這兩人究竟有何能耐?他們的兵力又從何而來?一個個謎團縈繞心頭,令王啟年百思不得其解。而更讓他感到恐懼的是,如果不能及時阻止敵人的進攻步伐,恐怕用不了多久整個陽州都將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這可不止十幾個村子那麼簡單。
陽州屬於平原地區,地勢北高南低。
下游地區總是水患,所以基本上沒建什麼大城市,雲嶺縣屬於陽州最南邊的城市了。
再往下就是就全部都是一些零散的村落。
戴垚和龍言羽的根據地,看著只是佔了十幾個村子,但是實際上,他們佔了陽州尾部的一角,面積至少佔了整個陽州地區的十分之一!
一個州的面積相當於後世一個省,十分之一的面積比陽州府城都要大了。
戴垚和龍言羽他們不僅佔了,而且還要將這個地區給站穩了。
從他們修建的防禦工事也能夠看出這一點。
城牆延綿幾十公里,將整個地區都包裹了起來。
王啟年每天聽著新彙報的情報,心裡滋味如何,只有他自己能夠體會了。
想到此處,王啟年不禁暗自慶幸:幸得蘇將軍率部及時趕到啊!否則後果真不堪設想……
“此次事關重大,國師大人和馬將軍都親自過來了,你將這邊的情況告知二位大人。”
蘇河給王啟年引見二人。
“下官見過國師,見過馬將軍。”
王啟年不用蘇河說,光看覺道和馬群身上的服裝,就已經猜出了他們二人的身份了。
“不必多禮,這邊情況如何。”
馬群重視軍情,擺了擺手讓王啟年直接彙報情況。
覺道沒有開口,顯然也預設了馬群的話。
“這幾日,反賊那邊修建城牆,如今那城牆高近四丈,長三四十公里,形成了一條天塹,將長生村等地徹底隔絕起來了……”
王啟年不敢隱瞞,一五一十將訊息告知。
“不可能!我走之前,那城牆明明才不到一丈!”
蘇河聽著王啟年的話,皺眉反駁。
他走的時候,夏國已經開始修建軍事防禦了,這一點他親眼所見,自然也是知道的。
不過當時雖然修建了,但是城牆也才兩三米高。
而王啟年如今卻說那城牆近四丈高,這就有十二米了,相當於四五層樓高!
他這一來一回不過才九天時間,王啟年不相信對方在九天內能夠建成這樣的規模。
不止蘇河不相信,覺道和馬群也都不相信,以為王啟年這是腦子秀逗了,在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