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場金色光雨一下便是三天!
那浩瀚的文運之海,如此傾瀉了三日,方才徹底消散。
而陳凡則是在院中站了三日,也看了三天!
這是他第一次送別自己親近之人,他本來以為自己早就有了足夠的心理準備,但等到這一天真正到來時,卻依舊止不住地傷感。
當初在咸陽時,荀子便告訴他自己大限將至,而他此次來未嘗沒有送別的意思,可是真正荀子逝去的剎那,他才明白原來生死之事,陰陽之別從來沒有那麼輕鬆。
老人家的身後事處理得很是簡單,甚至是簡陋,並未通知任何其他人,趙國上下君臣皆不知。便是他老人家曾經教過的弟子,也不曾通知,後事皆交由韓非等人來辦。
一切悄無聲息,沒有連天的哭泣,沒有盛大的喪儀,沒有絡繹不絕的祭奠。平靜地彷彿就是老人家又在準備一次遠距離的遊學而已。
這一切都是在按照荀子生前的安排進行著,不鋪張浪費,不宴請賓客,靜悄悄地下葬,家中餘財此後也會盡數贈予邯鄲周邊的貧苦人家。
“兄……兄長,請……跟我來!”面色蒼白的韓非找到陳凡。
韓非本來是有口吃的,但一直以來,他都有意遮掩和矯正,所以在平日裡,大多數時候,旁人都已經聽不出來。但這幾日他口吃的毛病再次顯現出來。
陳凡跟著韓非來到一間書房,說是書房,不如說是書庫。韓非指著房間內的那堆滿一排排書架的書籍道:“這是……家師留給小小的書籍,還請……請兄長代為保管。”
陳凡一愣,“你和李斯呢?不留些什麼嗎?”
韓非搖了搖頭,然後抬手指了指腦袋,“家師……留給我的東西,全在此處!其中之……物,三……生受用不盡!”
陳凡點頭,這倒不是假話,荀子諸多弟子中,得其學問之大成者,莫過於韓非了,便是李斯也遠遠不如!
陳凡心念一動,將屋內所有書籍盡數收入驪珠福地中。既然是荀子特意為小小所留,那定然是有用的。
“日後有什麼打算?歸韓?”
韓非點點頭。
“你若是能隨我入秦,必為上卿!”
韓非搖了搖頭,“不必了,多謝……兄長好意!”
“也罷,隨你吧!”陳凡本就沒指望自己能夠改易韓非的心意,至少目前是如此,韓非必然歸韓,並以自身所學,力求壯大韓國,但這件事註定徒勞,若是換做其他國家倒是有幾分可能,唯獨韓沒有。
那個時候,韓非或許會認清現實,改變自己的想法,但那也是日後的事情了。
不多時,李斯同樣來向陳凡告別,他本是楚國上蔡人,按理說,他本應視陳凡為仇敵才對,畢竟陳凡兩次大戰,滅殺的楚人可不在少數,從楚國掠奪搶佔的城池同樣很多。
但實則並非如此,李斯不僅沒有仇視陳凡,反而有意示好。陳凡也很明白他的心思,李斯這是在為日後鋪路。
相比於韓非的理想主義,他更加實際,他之所以放棄在楚國的官位,至齊國求學,拜荀子為師,為的便是出人頭地,建立功業。
而他也看得很清楚,如今天下諸國之中,唯有大秦方有雄踞天下之可能。
所以,他日後定然是要入秦的,而要是再有一個陳凡這樣的引路人,那便更加完美了,對他而言,無所謂捷徑不捷徑,只要能夠達成目標,便足夠了。
“你有什麼打算?”陳凡看向李斯,此時的李斯還有幾分稚氣,但隱藏於眼眸之中的野心,卻是昭然若揭,或者說,他也從不掩飾。
陳凡並不討厭這樣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和活法,你自己喜歡什麼樣的,便不能要求他人和自己的選擇一樣。
“遊歷天下!學老師一般,去天下看看,印證自身所學,然後……或許會去秦國投奔少上造!”李斯用半開玩笑的語氣,說得卻是自己的真心話。
他也是在試探陳凡的態度,若是陳凡不願意他入秦或是態度生硬,那他便需要仔細考量一番了。
陳凡點頭:“你還年輕,是要去看看,行萬里路,遠比讀萬卷書要有收穫得多!等你覺得自己準備好了,便到咸陽尋我吧!我會向王上引薦。”
李斯聞言,心中鬆了口氣,臉上也多了幾分笑意,“多謝少上造!”
以陳凡如今的地位,這一句話可抵他十年苦功。此絕非虛言,或許他自己並未如此覺得,但外人反倒看得明白。
不多時,作為荀子弟子的韓非與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