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半個月過去,咸陽城的風波還波及不到這遙遠的南郡與青羊山。
陳凡對於咸陽城內發生的事情,也不怎麼關心,甚至連打聽的意思都沒有,倒是老師白起給他傳了信來,詳細說明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
果然如他所料,權力爭鬥遠沒有外界看到的那般風平浪靜。
魏冉叱吒風雲數十載,如何肯那般輕易面對失敗,甚至想過鋌而走險。
當然,如今秦王嬴稷地位穩固,也不是他能夠輕易動搖的,但他完全可以舉兵清君側,誅奸佞,若是讓他真的做成了,其實目的也就達到了。
可是,秦王嬴稷也不是沒有準備,白起坐鎮咸陽的好處便體現出來了,魏冉雖然在軍中威望不低,也有一批他一手提拔派起來的追隨者,但相比於如日中天的白起,終究還是差了一籌。
當然了,魏冉之所以最後選擇放棄鋌而走險的做法,還有一個極為重要的原因,那便是他未曾獲得太后羋八子的支援,他雖然是國相,貴為穰侯,但若是沒有太后的支援,成功的機率還是太低了,權衡利弊之後,他最終還是選擇了交出相印,這場爭鬥以一個相對完美的結局落下帷幕。
魏冉離開那天,秦王賞賜車馬財貨無數,以示優榮,聽說運送財貨的車輛足有千輛。此時,魏冉已經被禮送回了陶邑。
這個結局其實並不差了,身為一代權臣,幾乎隻手遮天,在君王收回權柄時能夠做到全身而退,已經十分難得了,很多時候,權臣落幕是需要鮮血祭奠的。
當然了,這其中自然少不了羋八子的功勞,若非她足夠果斷,且在其中斡旋,穰侯魏冉恐怕也沒那麼容易從咸陽抽身。
而且,那日贏倬所言,並未道盡全貌,因為在這場鬥爭中失敗了,並非穰侯一人,除他之外,還有華陽君,涇陽君,高陵君三位秦國公子。
這可謂是驚天動地的大事,可想而知,那段時間咸陽到底有多兇險,說是暗流洶湧,也不為過,難怪贏倬那般匆匆離開了,實在是也被嚇得不輕。
一位國相去職,三位公子被驅逐,太后自囚於深宮,換做任何一人,都要害怕。
那幾日,整個咸陽城中,無數一品武夫暗中潛伏,無數精兵悍卒枕戈待旦,武道大陣全天運轉,堪稱風聲鶴唳。但有異變,這些隱藏在暗中的力量,便會傾巢而出,給出致命一擊。
而且,陳凡還知道,大秦的底蘊可不止這些,還有那隱藏於大秦太廟中的國運神獸,要是局勢失去了控制,超出可預期,以秦王嬴稷的性子,恐怕不會有任何顧忌。
他只是不願殺,而不是不能殺,也不是不敢殺。
其實真要說起來,嬴稷這君王確實已經足夠有情義了,能夠容忍到這種地步,還很好得剋制住了殺心,著實難得。
這次可以說範睢一方大獲全勝,或者說是秦王嬴稷大獲全勝,這位秦王手段著實了得,不僅解決了自己的心腹之患,還不用揹負任何罵名,一切都被範睢這個急於在大秦紮根立足,開創局面的人給揹走了。
範睢得到重用已經成了定局,不僅是他立下了這麼大的功勞,還有他在此次事件中表現出來的才能,都足夠了!
不過,陳凡還是不在意,此人氣量狹小,睚眥必報,雖然很難纏,但只要不招惹他,他也懶得理會,可真要是觸犯了陳凡的底線,陳凡也不會手軟。
他是有大局觀,但同樣也沒有為了大局而犧牲自己,委屈自己的想法。
不過,陳凡也知曉,他在這裡待不久了,如今咸陽風波已定,而且最近朝堂上一直有人鼓譟對趙國用兵的事。
此事的源頭倒也簡單,大秦過去曾攻取了趙地三城,如今,趙以公子部為質於秦,並與秦簽訂以焦、魏、牛狐交換三座城池的協議,但而後趙王又反悔了,得了三座城池,但不想給大秦任何城池。
相當於大秦被趙國耍了一通,這種奇恥大辱,哪個能夠忍受?別說朝中武將,便是文臣同樣義憤填膺。
而其中最為主要的便是範睢一系,這次鼓譟的最狠的便是他們。
其實也很好理解,範睢雖然很好解決了秦王嬴稷的心病,幫其搶回了所有屬於君王的權柄,但這種功績,君王雖然會記在心裡,但終究沒辦法放在臺面上來說,所以他現在急需一份功績,而且功績的份量要足夠,最好是掠地佔土之功,也只有幫大秦開疆拓土,才能真正讓他坐穩現在的位置,甚至更進一步。
陳凡對於這種鼓譟向來是不加理會的,因為很多人只能看到眼前之利,而且多半不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