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暫時無暇顧及洛陽被敵軍圍困得如何緊迫,此刻他心中首要考慮的事情便是搬家事宜。若能成功地將自己的主城遷移至前線地帶,這無論是對於當前緊張的戰況而言,亦或是對自身後續積累武勳之舉,都會帶來極大的益處和優勢。
於是,林海果斷地下達命令,派遣英勇無畏的斯巴達前往臨近的要塞之中。待斯巴達抵達指定地點後,一場緊張而有序的行動便拉開帷幕——鋪設九宮格。這項工作雖然看似簡單,但每一步都需要精確計算與謹慎操作,以確保整個佈局的合理性與穩定性。
經過一番努力,九宮格終於鋪設完成。接下來,只需要耐心等待數個小時,待分城順利建成之後,林海便可實施搬遷計劃,讓自己的勢力更貼近戰火紛飛的前線。然而,在等待分城建好的這段時間裡,林海深知不能有絲毫懈怠。他迅速做出決策,調遣自己麾下的主力部隊奔赴前線,畢竟一直讓這些精銳力量閒置在主城之內無疑是一種巨大的資源浪費。
與此同時,局勢愈發嚴峻起來。此時此刻,洛陽已然陷入益州和揚州聯軍的重重包圍之中,形勢岌岌可危。面對如此困境,林海明白己方必須全力突圍,打破敵人精心構建的包圍圈。因此,他毫不猶豫地指揮大軍在距離洛陽僅三十個單位的前沿地帶發起猛烈攻擊。
此外,由於冀州方面的要塞大多尚未完工,導致其在戰場上處於明顯的劣勢地位。在這種艱難局面下,林海深知責任重大,他毅然挺身而出,率領著一眾高階戰力堅守在前排陣線,決心死死守住這片至關重要的前線戰場,絕不退縮半步。
林海在團郵件裡面提醒自己團的人趕快去前線駐守,不能將前線戰場丟失了,這樣的話,冀州這邊將會很被動。
林海好在自己的主城早就已經搬到兗州去了。
林海的主力還有20分鐘就可以到達戰場的後排要塞當中,為了不徵用前排要塞嘛,畢竟前排要塞是去打架的,不是用來給自己調兵的。
此時此刻,前線戰場上的兄弟們展現出了非凡的堅守能力,儘管面臨諸多不利因素,但他們依然牢牢地守護著陣地。眾所周知,在這場激烈的戰鬥中,不管是要塞的堅固程度,還是參戰人員的數量,冀州方面相較於益州和揚州都處於明顯的劣勢。
原本,益州和揚州分別從洛陽的中間位置作為分界線,朝著左右兩側建造起了一座座堅不可摧的要塞。然而,冀州卻出人意料地從這條中線強行擠進了戰局之中。說實話,如果沒有足夠雄厚的實力以及堅定不移的自信心作支撐,這種行為無異於自尋死路。畢竟,一旦進入這個位置,就意味著需要同時承受來自益州和揚州的聯手猛攻。
不過,令人欣慰的是,冀州成功地抵擋住了這股如潮水般洶湧的攻勢。儘管揚州和益州一直持續不斷地對冀州的要塞發起猛烈攻擊,但始終未能突破冀州精心構築的防線。
正是由於前方戰士們的頑強抵抗,才為冀州內部的高戰隊伍贏得了寶貴的調兵遣將時間。只要這支戰鬥力超強的高戰大軍能夠及時趕到,那麼想要守住這片土地將會變得輕而易舉。
從當前整個區域的局勢來分析,無論是高戰玩家的數量,還是他們所擁有的角色紅度,冀州都毫無爭議地穩居榜首寶座。所以說,只要後續支援到位,冀州取得最終勝利幾乎已成定局。
20分鐘之後,林海帶領著無憂團大部分高戰都來了,但是雖然高戰都來了,但是還是要採取穩妥一點的辦法。
等要塞群起來了再開始進攻,這樣還是穩妥一點,畢竟如果發起進攻的話,那要塞群的駐守就會相對應的會削弱一點,如果對面不顧一切,將要塞全拿下的話,那自己就失去了爭奪洛陽的機會。
所以現在就只能等,等要塞全起來,等到要塞起來之後,就是冀州發起攻勢的時候了。
林海看著下方硝煙瀰漫的戰場。目光所及之處,益州和揚州的軍隊密密麻麻地分佈著,宛如一片黑色的海洋。他心中暗自思忖,這場戰爭恐怕要演變成一場曠日持久的持久戰了。
畢竟對方可是整整兩個州的兵力,其人數眾多、聲勢浩大。相比之下,儘管冀州自身的實力並不遜色,但面對如此龐大的敵軍數量,想要迅速取得勝利絕非易事。而且可以預見的是,這場戰鬥將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然而,林海對此卻並沒有太多的擔憂。
因為他深知,若是打起持久戰來,冀州絕對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論資源方面,冀州作為擁有四座州城資源加成的一方,其底蘊之深厚遠非揚州和益州可比。此刻,冀州的資源加成已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