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洛陽之論,公孫瓚的故事。”(2 / 3)

大幸”!

聞言,楊賜、蔡邕、袁隗三人便點點頭,其中眉宇之間也是有著高興之態。

“聽說丁太守好像是逃去了涼州,莫非是涼州牧馬騰幫助了丁太守”?楊賜分析道。

“額...有這種可能”。袁隗也是皺著眉,附和道。

蔡邕則是扶著須,從始至終都未言語,就像是作為了一個旁聽者一般。

“既然丁太守安然無恙,那自然是好的,畢竟我等也不希望這位忠臣枉死於董卓之手”。王允也是再次高興的說道。

楊賜和袁隗也是扶須含笑贊同的附和道:

楊賜:“哈哈,王司徒此言有理,這能在董卓的五萬人馬之中,順利逃脫,也是厲害”!

袁隗:“不錯。但就是不知道這董卓,會不會因為此次失利,惱羞成怒將這些罪責都推卸在河東百姓的身上,肆意殺害”!

聽到此言,王允也是微微的皺了皺眉頭,心道這依董卓該死的尿性,還真說不準會幹出此等醜惡的事情來。

“應該不會”。隨著蔡邕的聲音響起,這府內眾人也是紛紛側目,看向蔡邕。

迎著幾人的目光,蔡邕淡定的分析道:“諸位,這董卓此次誅殺丁太守失利,將罪責推到百姓的身上是有一定可能,但要說肆意掠殺,除非這董卓不想建造郿塢,才會如此做”。

聽完此言,王允扶須道:“蔡祭酒之言,不無道理,可這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其餘兩人聽完,則並未說話,靜靜的看著王允和蔡邕。

過了一會兒,見無人言語,袁隗便皺眉道:“王司徒,這蔡祭酒之言,的確有幾分道理,可隨意的誅殺百姓,不是逼他們造反嗎,就如同當年的張角等人”。

“所以董卓在怎麼傻,也不會如此做”!楊賜扶著須,附和出聲。

聞言,王允也是點點頭,不過這眸子之中,還是有一絲擔憂之色,想道:

“這董卓老賊真會這樣嗎”?

也是思索一陣,王允便開口說道:“諸位,我等此次就先不談這董卓之事,來說說這其他地方目前是何情況”。

聽到王允的話後,其餘三人也是點點頭,表示同意。

“額...”,想了想楊賜也是率先開口找話題說道:“諸位,這現如今各州之發展,除幷州、幽州以及涼州這些距異族蠻子較近的幾個州,發展也是一直退而不進”。

聞言,蔡邕想了想,扶須說道:“楊司空,諸位,不過我有聽說,這幷州在幽王的治理之下,還是有些改變的,不僅如此,這鮮卑等族的入侵併州,也比往年要少些,也不知道是為何”。

搖搖頭,王允便說道:“或許是幽王之名,震懾住了這幫蠻子也說不定”。

“王司徒之言不大可能,畢竟幽王之能,也就在我漢地皆知,若是以外,那就不得而知了”。看著王允,楊賜再次開口道。

認同的點點頭,袁隗也是說道:“楊司空之言,我也十分贊同,畢竟殿下之能,知其者除漢地之內,這外地無知者甚多”!

“嗯...嗯...嗯”。(三人輕嗯一聲。)

“不過這幽州與幷州,現已如何”?楊賜問道。

聞言,蔡邕便說道:“這...幽州在幽州牧劉虞的治理之下,還算不錯,只是這諸位可聽聞公孫瓚之名”?

“據說這公孫瓚與幽王乃是師出同門”。王允扶須道。

“盧尚書?盧植”!驚訝片刻,袁隗也是摸了摸下巴,說道:“不知蔡祭酒,可知此人之能”?

聞言,其餘人,便看想蔡邕,想聽聽他的言論。

“哈哈”,笑了笑,蔡邕便說道:“諸位這光和年間,邊章等人,叛亂之時,諸位可有之者”?

“自然知曉,此子乃是公孫世家子弟,不過其母出生寒微,所以不得看中,但奈何自身俊美,被本地太守賞識,並招之為婿,由此水漲船高,得以重用”!袁隗一邊扶須一邊說道。

聞言,這其餘人也是贊同的點點頭。

見眾人如此,蔡邕也是再次說道:“而此次平叛之人,就是公孫瓚親率大軍到薊中之時,得知敵將張純引誘遼西烏桓首領丘力居等叛亂,想前後夾擊公孫瓚”。

“等公孫瓚知曉後,並未慌亂,則是率人馬先夜襲攻佔右北平郡,斬殺張純、逼退賊首邊章逃至草原”。

“之後又再次舉兵攻佔遼西郡,打退丘力居,徹底平定叛亂,此役公孫瓚則是以三千騎兵立下戰功,被朝廷升為騎督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